和鸣 [hé míng]
1. 互相应和而鸣。
3.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杨伯峻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
和鸣 引证解释
⒈ 互相应和而鸣。
引《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
唐 元稹 《雉媒》诗:“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衣服》:“鶼鶼,叹和鸣未久,分飞荏苒。”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
⒉ 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
引《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 杨伯峻 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
唐 白居易 《得景定婚讫未成而女家改嫁不还财景诉之》:“二姓有行,已卜和鸣之兆;三年无故,竟愆嬿婉之期。”
宋 柳永 《集贤宾》词:“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歛翠啼红。”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女喜甚。既成婚,伉儷和鸣。”
国语词典
和鸣 [hé míng]
⒈ 鸟的鸣声相应和。比喻音乐或歌唱声调相谐。
引《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凤皇于飞,和鸣锵锵。」
《文选·嵇康·琴赋》:「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
和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家子释义: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唐 李群玉《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唐 霍总《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东家处子”。林学衡《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 2.
于飞释义:飞;偕飞。于,语助词。《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郑玄 笺:“飞集藂木,兴女有嫁于君子之道。”《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有嬀 之后,将育于 姜。’”杜预 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鏘鏘然。犹 敬仲 夫妻和睦,适 齐 有声誉。”后因以喻夫妻(或男女)同行或恩爱和合。元 张可久《满庭芳·春怨》曲:“清明近,于飞上坟,不由我不伤神。”明 沉青门《普天乐·思情》套曲:“孤时限岂自招?于飞愿天应为保,且把香来着意
- 3.
云日释义:⒈云和日。南朝 宋 谢灵运《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⒉有时偏指日光。唐 裴迪《茱萸沜》诗:“云日虽迴照,森沉犹自寒。”⒊偏指太阳。宋 苏轼《巫山》诗:“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⒋时光。唐 杨炯《和崔司空伤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⒌借指高空。三国 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赵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晋 傅玄《鼓吹曲辞·晋鼓吹曲·伯益》:“和鸣栖庭树,徘徊云日间。”南朝 陈 徐陵《司空章昭达墓志铭》:“若夫鸣虵之洞,
- 4.
凤卜释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后世因称占卜佳偶为“凤卜”。元 本 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宅结亲》:“谩説道姻缘,果谐凤卜。”《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小女与令郎,久谐凤卜,准拟鸞鸣。”清 侯方域《为吴氏祷子疏》:“掌螽斯有簿,俾佐邰妃;念凤卜未谐,乃酎麟子。”
- 5.
凤叶释义:凤凰和鸣。比喻声音谐美。叶,同“ 协 ”。 唐 庄南杰 《阳春曲》:“凤叶龙吟白日长,落花声底仙娥醉。”
- 6.
凤喈释义:凤鸾和鸣。比喻夫妇和乐。
- 7.
卜凤释义:春秋 齐 懿仲 想把女儿嫁给 陈敬仲,占卜时得到“凤皇于飞,和鸣鏘鏘”等吉语。见《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后因以“卜凤”为择婿的典故。唐 白居易《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判》:“况卜凤以求士,且靡咎言;何奠雁而从人,有乖宿诺。”
- 8.
合声释义:⒈谓声音符合节奏。 《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合声。”郑玄 注:“合声,亦等其曲折,使应节奏。”孙诒让 正义:“合声,即合乐之声音也。”北周 庾信《灯赋》:“《楚妃》留客,韩娥 合声。”⒉和声;和鸣。唐太宗《月晦》诗:“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⒊犹齐声。唐 孙頠《幻异志·双圣灯》:“大歷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大众合声礼念,西南近臺见双圣灯。”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歌阕,合声赓赞,叫声振席,欢感闾里。”⒋谓合二字成一字之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音韵阐微》:“国书十二字头
- 9.
和吟释义:犹和鸣。
- 10.
和鸣释义:⒈互相应和而鸣。 《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唐 元稹《雉媒》诗:“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明 孙仁孺《东郭记·为衣服》:“鶼鶼,叹和鸣未久,分飞荏苒。”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杨伯峻 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唐 白居易《得景定婚讫未成而女家改嫁不还财景诉
- 11.
哕喈释义:鸟和鸣。
- 12.
嗈喈释义:众鸟和鸣声。
- 13.
嘤其鸣矣释义:鸟相和鸣。
- 14.
嘤声释义:鸟和鸣声。
- 15.
噰喈释义:众鸟和鸣。
- 16.
噰噰释义:⒈鸟和鸣声。 ⒉比喻人心归附。
- 17.
囚拘释义:⒈囚禁。汉 刘向《新序·节士》:“﹝ 关龙逄 ﹞立而不去朝,桀 因囚拘之。”唐 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诗之四:“岂知 晋 叔向,无罪婴囚拘。”⒉指被囚禁的时期。清 刘大櫆《祭望溪先生文》:“其治三《礼》,半在囚拘。死而后已,其生不虚。”⒊受束缚。唐 韩愈《同冠峡》诗:“维舟山水间,晨坐听百鸟……羇旅感和鸣,囚拘念轻矫。”⒋比喻受束缚的人。唐 元稹《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四五年前作拾遗,諫书不密丞相知。謫官詔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⒌囚俘,俘虏。唐 柳宗元《铙歌鼓吹曲·高昌》:“麴 氏雄西北,
- 18.
孤抱释义:无人理解的志向。 唐 韦应物《答徐秀才》诗:“清诗舞艷雪,孤抱莹玄冰。”宋 道潜《庐山杂兴》诗之十二:“百舌语空林,关关催欲晓。众鸟亦和鸣,为我释孤抱。”清 宋儒醇《二子过白门寄讯老友》诗:“白门 有老友,飘荡如风旌。一别十五年,孤抱向谁倾?”黄节《过岭学祠》诗:“孤抱向人无可説,晚祠香火自縈迴。”
- 19.
少女风释义:指西风。语出《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共为欢乐”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又有阴鸟和鸣。”清 黄生《义府·少女风》:“兑为少女,位西方,此谓风从西来耳……考《輅传》,輅 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又有阴鸟和鸣。’又‘少男风起,众鸟和翔,其应至矣。须臾,有艮风鸣’云云,少男为艮,则少女为兑可知。”南朝 梁 刘孝威《雨》诗:“电舒长男气,枝摇少女风。”宋 詹默《祷雨诗》:“下僚窃有随车喜,遥见枝头少女风。”元 宋褧《明照坊对雨》诗:“美人虹见西山霽,少女风来北里秋。”南朝 梁元帝《咏
- 20.
杼柚释义:⒈亦作“杼轴”。织布机上的两个部件,即用来持纬(横线)的梭子和用来承经(直线)的筘。亦代指织机。《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朱熹 集传:“杼,持纬者也;柚,受经者也。”汉 扬雄《法言·先知》:“田亩荒、杼轴空之谓斁。”唐 李白《任城县厅壁记》:“杼轴和鸣,机罕嚬哦之女。”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乃杼柚遍天下,而得见花机之巧者,能几人哉?”⒉指纺织。《淮南子·说林训》:“黼黻之美,在於杼柚。”南朝 宋 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诗:“非怨杼轴劳,但念芳菲歇。”宋 张师正《括异志·蔡侍禁》
和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家子释义: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天下之佳人,莫若 楚国;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后常用为典,并以“东家子”指美貌的女子。唐 李群玉《戏赠魏十四》诗:“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唐 霍总《关山月》诗:“每笑东家子,窥他 宋玉 墙。”亦称“东家处子”。林学衡《艳体》诗之一:“东家处子三年怨,南国佳人絶代容。”
- 2.
于飞释义:飞;偕飞。于,语助词。《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郑玄 笺:“飞集藂木,兴女有嫁于君子之道。”《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有嬀 之后,将育于 姜。’”杜预 注:“雄曰凤,雌曰皇。雄雌俱飞,相和而鸣鏘鏘然。犹 敬仲 夫妻和睦,适 齐 有声誉。”后因以喻夫妻(或男女)同行或恩爱和合。元 张可久《满庭芳·春怨》曲:“清明近,于飞上坟,不由我不伤神。”明 沉青门《普天乐·思情》套曲:“孤时限岂自招?于飞愿天应为保,且把香来着意
- 3.
云日释义:⒈云和日。南朝 宋 谢灵运《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⒉有时偏指日光。唐 裴迪《茱萸沜》诗:“云日虽迴照,森沉犹自寒。”⒊偏指太阳。宋 苏轼《巫山》诗:“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⒋时光。唐 杨炯《和崔司空伤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⒌借指高空。三国 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赵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晋 傅玄《鼓吹曲辞·晋鼓吹曲·伯益》:“和鸣栖庭树,徘徊云日间。”南朝 陈 徐陵《司空章昭达墓志铭》:“若夫鸣虵之洞,
- 4.
凤卜释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后世因称占卜佳偶为“凤卜”。元 本 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宅结亲》:“谩説道姻缘,果谐凤卜。”《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小女与令郎,久谐凤卜,准拟鸞鸣。”清 侯方域《为吴氏祷子疏》:“掌螽斯有簿,俾佐邰妃;念凤卜未谐,乃酎麟子。”
- 5.
凤叶释义:凤凰和鸣。比喻声音谐美。叶,同“ 协 ”。 唐 庄南杰 《阳春曲》:“凤叶龙吟白日长,落花声底仙娥醉。”
- 6.
凤喈释义:凤鸾和鸣。比喻夫妇和乐。
- 7.
卜凤释义:春秋 齐 懿仲 想把女儿嫁给 陈敬仲,占卜时得到“凤皇于飞,和鸣鏘鏘”等吉语。见《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后因以“卜凤”为择婿的典故。唐 白居易《得乙女将嫁于丁既纳币而乙悔判》:“况卜凤以求士,且靡咎言;何奠雁而从人,有乖宿诺。”
- 8.
合声释义:⒈谓声音符合节奏。 《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合声。”郑玄 注:“合声,亦等其曲折,使应节奏。”孙诒让 正义:“合声,即合乐之声音也。”北周 庾信《灯赋》:“《楚妃》留客,韩娥 合声。”⒉和声;和鸣。唐太宗《月晦》诗:“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⒊犹齐声。唐 孙頠《幻异志·双圣灯》:“大歷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大众合声礼念,西南近臺见双圣灯。”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歌阕,合声赓赞,叫声振席,欢感闾里。”⒋谓合二字成一字之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音韵阐微》:“国书十二字头
- 9.
和吟释义:犹和鸣。
- 10.
和鸣释义:⒈互相应和而鸣。 《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唐 元稹《雉媒》诗:“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明 孙仁孺《东郭记·为衣服》:“鶼鶼,叹和鸣未久,分飞荏苒。”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 卜妻 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杨伯峻 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唐 白居易《得景定婚讫未成而女家改嫁不还财景诉
- 11.
哕喈释义:鸟和鸣。
- 12.
嗈喈释义:众鸟和鸣声。
- 13.
嘤其鸣矣释义:鸟相和鸣。
- 14.
嘤声释义:鸟和鸣声。
- 15.
噰喈释义:众鸟和鸣。
- 16.
噰噰释义:⒈鸟和鸣声。 ⒉比喻人心归附。
- 17.
囚拘释义:⒈囚禁。汉 刘向《新序·节士》:“﹝ 关龙逄 ﹞立而不去朝,桀 因囚拘之。”唐 萧颖士《仰答韦司业垂访》诗之四:“岂知 晋 叔向,无罪婴囚拘。”⒉指被囚禁的时期。清 刘大櫆《祭望溪先生文》:“其治三《礼》,半在囚拘。死而后已,其生不虚。”⒊受束缚。唐 韩愈《同冠峡》诗:“维舟山水间,晨坐听百鸟……羇旅感和鸣,囚拘念轻矫。”⒋比喻受束缚的人。唐 元稹《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四五年前作拾遗,諫书不密丞相知。謫官詔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⒌囚俘,俘虏。唐 柳宗元《铙歌鼓吹曲·高昌》:“麴 氏雄西北,
- 18.
孤抱释义:无人理解的志向。 唐 韦应物《答徐秀才》诗:“清诗舞艷雪,孤抱莹玄冰。”宋 道潜《庐山杂兴》诗之十二:“百舌语空林,关关催欲晓。众鸟亦和鸣,为我释孤抱。”清 宋儒醇《二子过白门寄讯老友》诗:“白门 有老友,飘荡如风旌。一别十五年,孤抱向谁倾?”黄节《过岭学祠》诗:“孤抱向人无可説,晚祠香火自縈迴。”
- 19.
少女风释义:指西风。语出《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共为欢乐”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又有阴鸟和鸣。”清 黄生《义府·少女风》:“兑为少女,位西方,此谓风从西来耳……考《輅传》,輅 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又有阴鸟和鸣。’又‘少男风起,众鸟和翔,其应至矣。须臾,有艮风鸣’云云,少男为艮,则少女为兑可知。”南朝 梁 刘孝威《雨》诗:“电舒长男气,枝摇少女风。”宋 詹默《祷雨诗》:“下僚窃有随车喜,遥见枝头少女风。”元 宋褧《明照坊对雨》诗:“美人虹见西山霽,少女风来北里秋。”南朝 梁元帝《咏
- 20.
杼柚释义:⒈亦作“杼轴”。织布机上的两个部件,即用来持纬(横线)的梭子和用来承经(直线)的筘。亦代指织机。《诗·小雅·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朱熹 集传:“杼,持纬者也;柚,受经者也。”汉 扬雄《法言·先知》:“田亩荒、杼轴空之谓斁。”唐 李白《任城县厅壁记》:“杼轴和鸣,机罕嚬哦之女。”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乃杼柚遍天下,而得见花机之巧者,能几人哉?”⒉指纺织。《淮南子·说林训》:“黼黻之美,在於杼柚。”南朝 宋 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诗:“非怨杼轴劳,但念芳菲歇。”宋 张师正《括异志·蔡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