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官 五官的意思
guān

五官

简体五官
繁体
拼音wǔ guān
注音ㄨˇ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的面部五个主要感觉器官,即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皮肤。也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相貌。

五官的意思

五官 [wǔ guān]

1. 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

五官端正。

[facial features; five sense organs of ears,eyes,lips,nose and tongue;]

五官 引证解释

⒈ 五行之宫。古代传说中的五神。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 蓐收,水正曰 玄冥,土正曰 后土。”

⒉ 分司天、地、神、民、类物的五种官职。

《国语·楚语下》:“於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韦昭 注:“类物,谓别善恶、利器用之官。”

⒊ 殷 周 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郑玄 注:“此亦 殷 时制也。”
《周礼·春官·小宗伯》:“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颁之于五官,使共奉之。”
按:此指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 《商君书·君臣》:“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

⒋ 泛指百官。

《急就篇》卷一:“诸物尽讫五官出。”

⒌ 古代宫中女官名。

《孔子家语·辩政》:“齐君 为国,奢乎臺榭,淫于苑囿,五官伎乐,不解於时。”
《汉书·元后传》:“公聘取故掖庭女乐五官 殷严、王飞君 等,置酒歌舞。”
唐 罗虬 《比红儿》诗:“应缘 近似红儿貌,始得深宫奉五官。”

⒍ 指五官中郎将。按,此指 曹丕。丕 建安 间曾任五官中郎将。参见“五官郎”。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千石。”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遂但见 蜀 吴 烽举,致使五官伸脚睡,唤诸儿画取长陵土。”

⒎ 司历之官。历代至 清,皆设此官。

《旧唐书·职官志二》:“乾元 元年置五官,有春、夏、秋、冬、中五官之名。”
《新唐书·百官志二》:“武后 长安 二年,置挈壶正。 乾元 元年与灵臺郎、保章正、司历、司辰,皆加五官之名。”

⒏ 人体五种器官。耳、目、鼻、口、形。或谓耳、目、鼻、口、心。

《荀子·天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荀子·正名》:“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徵之而无説。”
杨倞 注:“五官,耳、目、鼻、口、心也。”

⒐ 人体五种器官。中医学谓鼻、目、口、舌、耳。

《灵枢经·五阅五使》:“五官, 歧伯 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脣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⒑ 人体五种器官。指眼、耳、鼻、喉、口。

如:五官科。

⒒ 人体五种器官。通常指耳、目、口、鼻、身;亦多用以指脸上的器官。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不维气候迴别,即土著人物,同一五官而神情迴异。”
老舍 《四世同堂》二:“匀称的五官四肢,加上美妙的身段,和最款式的服装,他颇象一个华丽光滑的玻璃珠儿。”


国语词典

五官 [wǔ guān]

⒈ 人面目上的耳、目、口、鼻等器官的总称。

《荀子·正名》:「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

如:「五官分明」、「五官清秀」。

⒉ 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韩非子·五蠹》:「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

⒊ 五行之官。古代传说中的五神。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⒋ 分司天、地、神、民、类物的五种官职。

《国语·楚语下》:「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⒌ 司历之官,自唐迄清皆置之。

《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乾元元年置五官,有春、夏、秋、冬、中五官之名。」

⒍ 秦、汉时的武职。为皇帝的侍从官。如秦汉时有五官、左、右中郎将,东汉时有五官侍郎、五官郎中诸官。


五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署释义:汉 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唐 沉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明朝题 汉 柱,三署有光辉。”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杨雄 为侍郎,乃三署郎,非尚书郎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 2.
      中医外治释义:以突出“中医外治”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 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针灸、按摩、熏洗、针刀、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治 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不废外治”之说。
    • 3.
      中郎释义:⒈官名。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此指 苏武 。⒉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开河,中郎买刀南讨贼。”
    • 4.
      中郎将释义:⒈官名。 秦置。西汉时皇帝卫侍有五官中郎将的名号;地位仅次于将军。⒉武以中郎将使持节。--《汉书.李广苏建传》
    • 5.
      五众释义:⒈指司陡、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属吏。⒉佛教语。出家的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⒊佛教语。“五藴”的旧译。
    • 6.
      五使释义:唐 宋 行大典时所置五官,均命大臣任之。
    • 7.
      五官将释义:“五官中郎将”的省称。
    • 8.
      五官掾释义:州郡的属官。 《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敬则 城局参军 徐庶,家在 京口,其子密以报 庶,庶 以告 敬则 五官掾 王公林。”胡三省 注:“自 晋 以来,诸郡有五官掾。”
    • 9.
      五官郎释义:汉 时五官中郎将署下的属官有五官中郎、五官侍郎、五官郎中,泛称“五官郎”。
    • 10.
      五府释义:⒈指 周 代的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列子·周穆王》:“五府为虚,而臺始成。”张湛 注:“《周礼》:太府掌九贡九职之货贿,玉府掌金玉玩好,内府主良货贿,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时食物者也。”⒉即明堂。《北史·牛弘传》:“窃谓明堂者…… 黄帝 曰合宫,尧 曰五府,舜 曰总章,布政兴教,由来尚矣。”《太平御览》卷五三三引 唐 成伯玙《礼记外传》:“唐 虞 为五府,夏 谓太庙为世室,殷 人谓路寝为重屋,周 人谓五府为明堂。”宋 范仲淹《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⒊古代五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
    • 11.
      五态释义:方言。五官。
    • 12.
      五横释义:⒈指监察五官的纠察之官。⒉五种无益于国之人。指韩非在《五蠧》篇中所说的学者、带剑者、言谈者、患御者和商工之民等五种人。
    • 13.
      五正释义:⒈射仪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为白、苍、黄、玄诸色。《周礼·夏官·射人》:“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騶虞》,九节五正。”郑玄 注:“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苍,次黄,玄居外。”汉 张衡《东京赋》:“张大侯,制五正。”《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大射登歌》:“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⒉五行官长。《左传·隐公六年》:“翼 九宗五正 顷父 之子 嘉父 逆 晋侯 于 随。”杜预 注:“五正,五官之长。”孔颖达 疏:“言五官之长者,谓於
    • 14.
      五省释义: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
    • 15.
      五祀释义:⒈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⒉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 蓐收,水正曰 玄冥,土正曰 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孟冬
    • 16.
      五阅五使释义:五阅五使指观察五官的表象来推断五脏的病变,五脏与五官有相对应的关系,在表的五官气色,是内在五脏所支配的,故察五官之色,可推断脏腑病情,是后世五官望诊的理论基础。
    • 17.
      五院释义:⒈唐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五官之署为五院。 后代沿用其称。⒉民国时指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
    • 18.
      五鸠释义:相传 少皞 时掌治民的五官的合称。《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
    • 19.
      伎乐释义:⒈音乐舞蹈。《孔子家语·辩政》:“五官伎乐,不解於时。”《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子乐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伎乐。”唐 韩愈《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清 梅曾亮《黄个园传》:“君蓄名画数千,而不好伎乐。”⒉指歌舞女艺人。《新唐书·田布传》:“布 号泣固辞,不听,乃出伎乐,与妻子宾客诀曰:‘吾不还矣!’”《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腾 乃陈伎乐於城下一面,獠 弃兵,携妻子临城观之,腾 潜师三面俱上,斩首万五千级,遂平之。”明 李东阳《韩休知
    • 20.
      公乘释义:⒈王室或诸侯国的兵车。 《左传·文公二年》:“囚呼,莱驹 失戈,狼瞫 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⒉指驿车。《旧唐书·德宗纪下》:“丙申,诸州準例荐隐居丘园不求闻达 蔡广成 等九人,各授试官,令给公乘,到京日量才敍用。”⒊爵位名。为二十等爵的第八级。《墨子·号令》:“官吏豪杰与计坚守者,士人及城上吏比五官者,皆赐公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八公乘。”颜师古 注:“言其得乘公家之车也。”《汉书·王子侯表上》:“元寿 二年五月甲子,侯 勋 以 广 玄孙之孙 长安 公乘绍封‘千

五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署释义:汉 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唐 沉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明朝题 汉 柱,三署有光辉。”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杨雄 为侍郎,乃三署郎,非尚书郎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 2.
      中医外治释义:以突出“中医外治”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 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针灸、按摩、熏洗、针刀、敷贴、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治 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不废外治”之说。
    • 3.
      中郎释义:⒈官名。秦 置, 汉 沿用。担任宫中护卫、侍从。属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长官称中郎将,省称中郎。 汉 苏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将,后世均以中郎称之。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 中郎 石经后, 八分 盖憔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十和林卿得女》词:“ 中郎 传业, 蔡琰 词章。”此指 蔡邕 。 元 张翥 《上京秋日》诗:“ 中郎 节在仍归 汉 ,校尉城空罢护 羌 。”此指 苏武 。⒉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开河,中郎买刀南讨贼。”
    • 4.
      中郎将释义:⒈官名。 秦置。西汉时皇帝卫侍有五官中郎将的名号;地位仅次于将军。⒉武以中郎将使持节。--《汉书.李广苏建传》
    • 5.
      五众释义:⒈指司陡、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属吏。⒉佛教语。出家的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⒊佛教语。“五藴”的旧译。
    • 6.
      五使释义:唐 宋 行大典时所置五官,均命大臣任之。
    • 7.
      五官将释义:“五官中郎将”的省称。
    • 8.
      五官掾释义:州郡的属官。 《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敬则 城局参军 徐庶,家在 京口,其子密以报 庶,庶 以告 敬则 五官掾 王公林。”胡三省 注:“自 晋 以来,诸郡有五官掾。”
    • 9.
      五官郎释义:汉 时五官中郎将署下的属官有五官中郎、五官侍郎、五官郎中,泛称“五官郎”。
    • 10.
      五府释义:⒈指 周 代的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列子·周穆王》:“五府为虚,而臺始成。”张湛 注:“《周礼》:太府掌九贡九职之货贿,玉府掌金玉玩好,内府主良货贿,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时食物者也。”⒉即明堂。《北史·牛弘传》:“窃谓明堂者…… 黄帝 曰合宫,尧 曰五府,舜 曰总章,布政兴教,由来尚矣。”《太平御览》卷五三三引 唐 成伯玙《礼记外传》:“唐 虞 为五府,夏 谓太庙为世室,殷 人谓路寝为重屋,周 人谓五府为明堂。”宋 范仲淹《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⒊古代五官署的合称。所指不一
    • 11.
      五态释义:方言。五官。
    • 12.
      五横释义:⒈指监察五官的纠察之官。⒉五种无益于国之人。指韩非在《五蠧》篇中所说的学者、带剑者、言谈者、患御者和商工之民等五种人。
    • 13.
      五正释义:⒈射仪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为白、苍、黄、玄诸色。《周礼·夏官·射人》:“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騶虞》,九节五正。”郑玄 注:“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苍,次黄,玄居外。”汉 张衡《东京赋》:“张大侯,制五正。”《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大射登歌》:“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⒉五行官长。《左传·隐公六年》:“翼 九宗五正 顷父 之子 嘉父 逆 晋侯 于 随。”杜预 注:“五正,五官之长。”孔颖达 疏:“言五官之长者,谓於
    • 14.
      五省释义: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
    • 15.
      五祀释义:⒈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⒉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 蓐收,水正曰 玄冥,土正曰 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孟冬
    • 16.
      五阅五使释义:五阅五使指观察五官的表象来推断五脏的病变,五脏与五官有相对应的关系,在表的五官气色,是内在五脏所支配的,故察五官之色,可推断脏腑病情,是后世五官望诊的理论基础。
    • 17.
      五院释义:⒈唐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五官之署为五院。 后代沿用其称。⒉民国时指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
    • 18.
      五鸠释义:相传 少皞 时掌治民的五官的合称。《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
    • 19.
      伎乐释义:⒈音乐舞蹈。《孔子家语·辩政》:“五官伎乐,不解於时。”《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子乐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伎乐。”唐 韩愈《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清 梅曾亮《黄个园传》:“君蓄名画数千,而不好伎乐。”⒉指歌舞女艺人。《新唐书·田布传》:“布 号泣固辞,不听,乃出伎乐,与妻子宾客诀曰:‘吾不还矣!’”《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腾 乃陈伎乐於城下一面,獠 弃兵,携妻子临城观之,腾 潜师三面俱上,斩首万五千级,遂平之。”明 李东阳《韩休知
    • 20.
      公乘释义:⒈王室或诸侯国的兵车。 《左传·文公二年》:“囚呼,莱驹 失戈,狼瞫 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⒉指驿车。《旧唐书·德宗纪下》:“丙申,诸州準例荐隐居丘园不求闻达 蔡广成 等九人,各授试官,令给公乘,到京日量才敍用。”⒊爵位名。为二十等爵的第八级。《墨子·号令》:“官吏豪杰与计坚守者,士人及城上吏比五官者,皆赐公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八公乘。”颜师古 注:“言其得乘公家之车也。”《汉书·王子侯表上》:“元寿 二年五月甲子,侯 勋 以 广 玄孙之孙 长安 公乘绍封‘千

五官造句

1.不光是嘴巴的表达功能会被人功利化,其他五官也会被人功利化,这种人根本就不懂情趣和生活的。

2.五官都没什么问题,拼到一起怎么就这么失败。

3.面容严厉,五官粗糙,中等身材。书中所描述的就是这个样子。

4.他深邃的五官居然能让自己心跳不已。

5.她终于,奇迹般的看清了他的五官

6.只见那人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

7.最下面这个把,只是说五官比较好看点!但内外兼修才是最美,内心还得你自己去评判。

8.他那细长的麻脸上,五官挪位,竖眉瞪眼的,满是凶神恶煞的表情。

9.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10.你瞧你那小样,那脸跟烂柿子皮似的,五官象让人放水泥搅拌机里搅拌了半天似的,扭曲的不象人脸。

11.我会因为他说你不漂亮而跟最好的兄弟急,你的同学在你面前数落我并不丑的五官时你却附和。

12.你看她,五官玲珑精美,面似桃花,珠圆玉润。

13.包括男性和女性的一组志愿者认为最有母性的女性的五官合成的脸更秀气。

14.面庞并不肮脏,五官清晰可认。

15.惟妙惟肖:这张人物,画得惟妙惟肖,更可贵的不仅是人物的五官与真人一模一样,人物的神韵更是像了十成十。

五官(wu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官是什么意思 五官读音 怎么读 五官,拼音是wǔ guān,五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