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 [lù sī]
1. 又叫“鸬鹚”。水鸟名,翼大尾短,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苍鹭、绿鹭等。白鹭又名“鹭鸶”,羽毛纯白色,顶有细长的白羽,捕食小鱼。
英[egret; heron;]
鹭鸶 引证解释
⒈ 鹭。因其头顶、胸、肩、背部皆生长毛如丝,故称。
引唐 李绅 《姑苏台杂句》:“江浦迴看鸥鸟没,碧峯斜见鷺鷥飞。”
宋 文同 《蓼屿》诗:“时有双鷺鷥,飞来作佳景。”
清 蒲松龄 《日用俗字·禽鸟章》:“老鴇大於寒号鸟,鷺鷥长伴打鱼郎。”
国语词典
鹭鸶 [lù sī]
⒈ 动物名。鸟纲鹳鹭目。羽毛洁白,脚高颈长嘴尖,夏季头顶处生纯白色长毛。常栖息在沼泽地区,以水中的鱼类、水生动物和昆虫为食物。大量啄食田中害虫,是一种益鸟。
鹭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禽释义:鹭鸶的别名。
- 2.
五禽释义:⒈指鹤、孔雀、鹦鹉、白鹇、鹭鸶五种飞禽。 ⒉见“五禽戏”。
- 3.
水鸟释义:在水面或水边栖息以及从水中捕食的鸟类的统称,如鹭鸶、野鸭、海鸥等。也叫水禽。
- 4.
沙鹭释义: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鹭鸶。
- 5.
白鹭释义: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也叫鹭鸶。
- 6.
碧山释义:⒈青山。 南朝 梁 江淹《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唐 杜牧《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南唐 冯延巳《酒泉子》词:“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⒉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安陆市 境。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 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清道光重修安陆县志》卷五:“白兆山,一名 碧山,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许…… 李太白 读书其下。”
- 7.
补服释义:明 清 时的官服。因其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故称。通常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各品补子纹样,均有规定。如 明 洪武 二十四年定,公、侯、驸马、伯用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其后补纹亦有所改易。清 代规定,命妇受封,亦得用补服,补子各从其父之品以分等级。清 昭槤《啸亭杂录·用傅文忠》:“故特命晚间独对,復赏给黄带、
- 8.
铜觜释义:鹭鸶的别名。嘴硬而尖。
- 9.
雪客释义:⒈雪中来客。⒉鹭鸶的代称。
- 10.
雪衣释义:⒈白色的羽毛。唐 杜牧《鹭鸶》诗:“雪衣雪髮青玉嘴,羣捕鱼儿溪影中。”宋 苏轼《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中》:“二子有如双白鷺,隔江相照雪衣明。”元 王逢《和惠子及雨中》:“雪衣鸚鵡亦可怪,错唤主人非一回。”⒉即雪衣女。清 洪昇《长生殿·私祭》:“枉了雪衣提唱,是色非空,谁观法相?”清 陈维崧《玉山枕·咏白鹦鹉》词:“雪衣簷畔诵迦文,恰生小怕施朱翠。”参见“雪衣女”。⒊泛指某些白色的鸟类。(1)白鹭。宋 苏轼《新年》诗之二:“北渚集羣鷺,新年何所之……何当禁毕弋,看引雪衣儿。”宋 范成大《题〈秋鹭图〉》诗:“一
- 11.
鴜鹭释义:即鹭鸶。
- 12.
鸿鹭释义:⒈泛指鹄、雁、鹅、鸥等大型水鸟。《云笈七籤》卷二三:“太虚真人 曰:鸿者,羽族之总名也,其鵠、鴈、鹅、鸥皆曰鸿鷺也。古謌曰:鸿鷺十年鸟,为有致天真。”⒉鸿雁、鹭鸶飞行有序,因以比喻朝官的班列。南朝 梁 刘孝绰《侍宴集贤堂应令》诗:“官属引鸿鷺,朝行命金碧。”《魏书·李谐传》:“缀鸿鷺之末行,连英髦之茂序。”⒊古 黑水 的异称。《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东还,甲申,至於 黑水,西膜 之所谓 鸿鷺。”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海内西经》:“崑仑 之阳,鸿鷺 之阿,爰有嘉穀,号曰木禾。”
- 13.
鹭鹚释义:鹭鸶。
- 14.
黄苇释义:枯黄的芦苇。南朝 梁 沉约《八咏诗·岁暮愍衰草》:“霜夺茎上紫,风销叶中落。山变兮青薇,水折兮黄苇。”唐 郑谷《失鹭鸶》诗:“月昏风急何处宿,秋岸萧萧黄苇枝。”宋 苏轼《书皇帝画扇》诗:“十年江海寄浮沉,梦绕 江 南黄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