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蜡弹 蜡弹的意思
dàn

蜡弹

简体蜡弹
繁体蠟彈
拼音là dàn
注音ㄌㄚˋ ㄉ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à zhà,(1) 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组词】:石蜡。蜂蜡。蜡版。蜡笔。蜡疗。蜡染。蜡人。蜡纸。蜡烛。蜡黄(形容颜色黄得像蜡)。蜡丸。(1) 古时的祭礼,于年终大祭万物,周朝称为“蜡”。(1) 蝇蛆。

dàn tán,(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组词】: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组词】:弹劾。弹纠。讥弹。

蜡弹的意思

蜡弹 [là dàn]

1. 即蜡丸。

蜡弹 引证解释

⒈ 即蜡丸。参见“蜡丸”。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帅幕》:“蜡弹:以帛写机密事,外用蜡固,陷于股肱皮膜之间,所以防在路之浮沉漏泄也。”
宋 陆游 《大雨中作》诗:“属闻蜡弹遣檄书,亟坏布裳缝袴褶。”
宋 刘克庄 《转调二郎神》词:“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


国语词典

蜡弹 [là dàn]

⒈ 古时用蜡制成的圆形外壳,中置书状,可防止泄漏和潮湿。

宋·陆游〈大雨中作〉诗:「属闻蜡弹遣檄书,亟坏布裳缝裤褶。」


蜡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国官释义:藩王的属官。《南史·沉约传》:“﹝ 沉璞 ﹞初除 南平王 左常侍,文帝 引见,谓之曰:‘……今日之授,意在不薄。王家之事,一以相委。勿以国官乖清涂为罔罔也。’”《隋书·百官志下》:“诸王置国官。”《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亮 国官 茹宽 知其谋,先告 孝宽。”胡三省 注:“诸国公各有国官。”宋 陆游《蜡弹省札》:“天申、会庆节,止遣国官一员将命。”
    • 2.
      国相释义:⒈古时辅政的大臣。 《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鬭,况国相乎!”⒉比喻具有辅国之才的人。《史记·晋世家》:“晋公子 贤,而其从者皆国相。”⒊指王国或封国辅政之臣。宋 陆游《蜡弹省札》:“大者为王……其国并置国相一员,委本国选择保奏,当降真命。”⒋指侯国的长官。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五·宋州郡国相》:“扬州 南徐州 诸州但有令长,自 南豫州 以下始有国相。”
    • 3.
      开斥释义:扩充,开拓。 语本《汉书·地理志下》:“武帝 攘却 胡 越,开地斥境。”宋 陆游《蜡弹省札》:“遇一国有警急,诸国迭相救援。如开斥生地,俘获金宝,并就赐本国。”
    • 4.
      开纳释义:⒈广泛采纳。 《晋书·张寔传》:“偃聪塞智,开纳羣言。”⒉见“开内”。⒊接纳,允许往来通好。宋 王安石《与赵卨龙图书》:“议者多言遽欲开纳西人,则示之弱,彼或崛强。以事情料之,殆不如此。”宋 陆游《蜡弹省札》:“应有据以北州郡归命者,即其所得州郡,裂土封建……机会之来,时不可失,各宜勇决,以称朝廷开纳之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朝廷开纳 夏国,本欲宽财息民。”
蜡弹是什么意思 蜡弹读音 怎么读 蜡弹,拼音是là dàn,蜡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蜡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