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策 中策的意思
zhōng

中策

简体中策
繁体
拼音zhōng cè
注音ㄓㄨㄥ ㄘ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cè,(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组词】:策马。鞭策。(3) 激励,促进。【组词】:策动。策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组词】:简策。(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组词】:策命。策免。策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组词】:策论。策问。(7) 杖。【组词】: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组词】: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

基本含义

中策指的是明智而高明的计策或策略。

中策的意思

中策 [zhōng cè]

1. 胜于下策但不及上策的计策或方法。

[the second best plan;]

中策 引证解释

⒈ 中等的计策。

《汉书·匈奴传下》:“周 得中策, 汉 得下策, 秦 无策焉。”
唐 杜牧 《罪言》:“中策莫如取 魏。”
《说岳全传》第四五回:“今都 建康 虽是中策,尚可以号召四方,以图恢復。”

⒉ 谓对策合格。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五代祖以文学中策,累资为 长洲 令。”


国语词典

中策 [zhōng cè]

⒈ 中等的计策。

唐·杜牧〈罪言〉:「中策莫如取魏。」
《精忠岳传·第四五回》:「今都临安虽是中策,尚可以号召四方,以图恢复。」


中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下释义:⒈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⒉中等里的下等。⒊指中策和下策。
    • 2.
      无策释义:亦作“无筴”。没有计谋;没有办法。《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一本作“无策”。《汉书·匈奴传下》:“周 得中策,汉 得下策,秦 无策焉。”《文献通考·钱币二》:“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金 元好问《太原》诗:“古来全 晋 非无策,乱后清 汾 空自流。”潘漠华《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 3.
      白莲释义:⒈白色的莲花。唐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红榴白莲,罗生池砌。”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白鹿》:“嘉靖 十二年,河南 巡抚 吴山 献白鹿,为大臣諂媚之始……此后则 万历 甲戌,白莲、白燕见於翰林院,江陵 张居正 大喜,进之。”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六月·时品》:“河藕亦种二:御河者为果藕,外河者多菜藕。总以白莲为上,不但果菜皆宜,晒粉尤为佳品也。”⒉指白色的莲花灯。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杂记》:“韦承貽 咸光 中策试,夜潜纪长句於都堂西隅曰:‘……白莲千朵照廊明,一片昇平雅颂声。’”
    • 4.
      襃衣博带释义:亦作“褒衣博帶”。亦作“裒衣博帶”。宽衣大带。古代儒者的装束。《淮南子·氾论训》:“古者有鍪而綣領而王天下者矣……豈必襃衣博帶,句襟委章甫哉?”《汉书·雋不疑传》:“不疑 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颜师古 注:“襃,大裾也。言着襃大之衣,廣博之帶也。”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杂记》:“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曰:‘褒衣博帶滿塵埃,獨上都堂納試迴!’”《明史·张士隆传》:“夫裒衣博帶之雅,孰與市井狡儈之羣。”清 黄遵宪《续怀人诗》:“襃衣博帶進賢冠,禮樂東方萬國
    • 5.
      边剧释义:犹边遽。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版荡凄凉》:“久拘聘使,无益於我,徒使敌得以为辞。请礼而归之,许输岁币以缓师,期不二三年,边剧稍休,藩垣稍固,生兵日增,可战可守,此中策也。”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斗物》:“当 蒙古 破 樊襄 时,贾(贾似道)尚与羣妾踞地鬭蟋蟀,置边剧不问也。”
    • 6.
      阴谋释义:⒈暗中策划(做坏事):阴谋暴乱。 阴谋陷害好人。⒉暗中做坏事的计谋:耍阴谋。阴谋诡计。
中策是什么意思 中策读音 怎么读 中策,拼音是zhōng cè,中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