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遁 [yuǎn dùn]
1. 亦作“远遁”。
3. 逃往远处。
远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远遯”。逃往远处。
引《汉书·韦玄成传》:“单于孤特,远遁於幕北。”
《汉书·赵充国传》:“寄託远遯,骨肉离心,人有畔志。”
晋 陆机 《辨亡论上》:“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不虞。”
《花月痕》第十三回:“且説 慧如 远遁之时,正是羣丑自屠之日。”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续台州民变馀记》:“自是民心惶惑,一日数惊,扶老携幼,号泣远遯者,盖道路不絶矣。”
国语词典
远遁 [yuǎn dùn]
⒈ 逃得远远的。
引《三国演义·第五三回》:「今日全胜,吴兵远遁,将军何不卸甲安息?」
远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土室释义:⒈古时天子明堂的中央室。《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天子居大庙大室”唐 孔颖达 疏:“今中央室称大室者,以中央是土室。土为五行之主,尊之故称大…… 周 之明堂亦应土室在中央,大於四角之室也。”⒉土屋。《史记·匈奴列传》:“夫力耕桑以求衣食,筑城郭以自备,故其民急则不习战功,缓则罢於作业。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后汉书·袁閎传》:“閎 遂散髮絶世,欲投迹深林。以母老不宜远遁,乃筑土室,四周於庭,不为户,自牖纳饮食而已。”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瑶臺夏屋,不能悦其神。土室编蓬,未足忧其虑。”唐 杜甫《
- 2.
幸灾释义:因别人遭灾而高兴。《左传·僖公十四年》:“冬,秦 饥,使乞糴於 晋,晋 人弗与,庆郑 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汉书·萧望之传》:“未终奉约,不幸为贼所杀,今而伐之,是乘乱而幸灾也,彼必奔走远遁。”《南唐书·皇甫继勋传》:“闻诸军败绩,则幸灾见於词色。”
- 3.
槎头鳊释义:即鳊鱼。缩头,弓背,色青,味鲜美,以产 汉水 者最著名。人常用槎拦截,禁止擅自捕杀,故亦称“槎头缩颈鯿”。唐 孟浩然《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钧,果得槎头鯿。”唐 杜甫《解闷》诗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编。”亦省称“槎头”。唐 杜甫《观打鱼歌》之二:“徐州 秃尾不足忆,汉 阴槎头远遁逃。”宋 梅尧臣《和李廷老家会饮》:“汉 糟槎头美,吴 羹成咄呵。”清 陈维崧《金菊对芙蓉·惠山夜饮仍用蝶庵词韵》词:“且饼煎寒具,鱠切槎头,相逢满酌梨花冻。”参阅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 4.
色斯释义:《论语·乡党》:“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见顏色不善则去之。”后因以“色斯”指远遁以避世。
- 5.
远逊释义:犹远遁。
- 6.
远遯释义:见“远遁”。
- 7.
闻风远遁释义:风:风声,消息;远遁:远逃。听到一点风声就逃得远远的。
- 8.
高飞释义:⒈高高飞翔。⒉比喻远遁。⒊树名。即唐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