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佞 [jiān nìng]
1. 奸滑谄媚。
英[ crafty and fawning; ]
2. 指这种人。
英[ crafty and fawning people; ]
奸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奸佞”。
⒉ 奸邪谄媚。
引《管子·霸言》:“以姦佞之罪,刑天下之心。”
《魏书·李訢传》:“听其言也甘,察其行也贼,所谓諂諛、谗慝、贪冒、姦佞,不早絶之,后悔无及。”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时平章政事兼枢密使 完颜白撒 、枢密院副使 赤盏合喜 用事,二人奸佞无远略,士庶皆恶之。”
秦牧 《长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奸佞巧伪之徒,自以为纵横捭阖,偷天换日,颠倒是非,无不如意。”
⒊ 奸邪谄媚的人。多指奸臣。
引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尊贤任能,信忠纳諫,所以为安也,而闇君恶之,以为不若姦佞、闒茸、谗諛之言者,此其将亡之徵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至使末世利口之奸佞,无行之弊子,得以 老庄 为窟藪,不亦惜乎?”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只为 宣和 失政,奸佞专权;延至 靖康,金 虏凌城。”
《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都是你这班奸佞,欺死蔑生,擅权废置。”
国语词典
奸佞 [jiān nìng]
⒈ 奸邪谄媚。金·刘祁也作「奸佞」。
引《归潜志·卷一一》:「二人奸佞无远略,士庶皆恶之。」
⒉ 奸邪谄媚的人。也作「奸佞」。
引《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只为宣和失政,奸佞专权;延至靖康,金虏凌城。」
《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都是你这班奸佞,欺死蔑生,擅权废置。」
奸佞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贤良释义:⒈有德行,有才能:贤良之士。 ⒉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任用贤良。
- 2.
庸才释义:指能力平常或能力低的人。
- 3.
贤才释义:亦作“贤材”。才智出众的人。《书·咸有一德》:“仕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论语·子路》:“仲弓 为 季氏 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刘宝楠 正义:“贤才,谓才之贤者。”《晋书·刘弘传》:“弘 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敍用。”宋 苏轼《应诏论四事状》:“忠言有壅而未达,贤材有抑而未用。”《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令戒飭官吏,网罗贤才,收恤都市贫民。”章炳麟《辨诗》:“至於哀窈窕,思贤材,言辞温厚,而蹈厉之气存焉。”
奸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佞释义:三个奸佞的人。指 北齐 邹孝裕、陆仁惠、卢元亮。
- 2.
三尸五鬼释义:比喻奸佞之臣。
- 3.
以紫乱朱释义: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 4.
侩佞释义:指唯利是图的奸佞小人。
- 5.
僩然释义:亦作“僴然”。狂妄貌;自大貌。《尚书大传》卷二:“桀 僩然叹,哑然笑曰:‘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也。’”僩,一本作“僴”。《旧唐书·于頔传》:“於是广军籍,募战士,器甲犀利,僴然专有 汉南 之地。”宋 张唐英《蜀檮杌》:“而乃僴然自帝,不復顾忌。”宋 孔平仲《续世说·奸佞》:“凡其党,僩然自得,谓天下无人。”明 文徵明《题希哲手稿》:“于时年少气铣,僴然皆以古人自期。”
- 6.
凶憸释义:凶恶奸佞。
- 7.
占奸释义:犹言奸佞。
- 8.
史蝤尸谏释义:卫国大臣史蝤立志为国家推荐贤才,斥退奸佞,活着的时候没能说服国君,死后还以尸谏。
- 9.
失政释义:政治混乱。《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卫 人归 卫姬 於 晋,乃释 卫侯。君子是以知 平公 之失政也。”《后汉书·皇甫嵩传》:“嵩 从子 酈 时在军中,説 嵩 曰:‘本朝失政,天下倒悬。’”《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只为 宣和 失政,奸佞专权,延至 靖康,金 虏凌城。”
- 10.
奸佞释义:⒈奸邪谄媚:奸佞小人。⒉奸邪谄媚的人:奸佞专权。
- 11.
奸臣当道释义: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 指坏人当权。
- 12.
妖邪释义:⒈妖异怪诞。 ⒉指鬼怪神祟及其危害。⒊能用邪术害人的妖人。⒋喻奸佞之人。⒌犹夭斜。袅娜多姿。
- 13.
孔壬释义:亦作“孔任”。大奸佞。
- 14.
宠信释义:宠爱信任(多含贬义):宠信奸佞。深得上司宠信。
- 15.
宠孽释义:得宠的奸佞之臣。
- 16.
屈轶释义:⒈亦称“屈佚草”。亦称“屈草”。古代传说中一种草,谓能指识佞人,故又名“指佞草”。⒉比喻能识别奸佞的贤臣。
- 17.
幸甚释义:⒈表示很有希望,很可庆幸:剪除奸佞,国家幸甚。⒉非常荣幸(多用于书信):承不吝赐教,幸甚,幸甚。
- 18.
当道释义:⒈路中间:别在当道站着。⒉掌握政权(含贬义):奸佞当道。⒊旧时指掌握政权的大官:取悦于当道。
- 19.
忠佞释义:忠贞与奸佞。
- 20.
憸人释义:小人,奸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