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年班 年班的意思
niánbān

年班

简体年班
繁体
拼音nián bān
注音ㄋ一ㄢˊ ㄅ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ián,(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组词】:一年。三年五载。(2) 每年的。【组词】:年会。年鉴。年利。年薪。(3) 一年的开始。【组词】:年节。新年。(4) 有关年节的(用品)。【组词】:年画。年礼。年货。(5) 时期,时代。【组词】: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6) 收成。【组词】:年成。年景。年谨。荒年。(7) 岁数。【组词】: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组词】: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组词】: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bān,(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组词】:排班。按部就班。(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词】: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组词】:早班。下班。值班。班房。(5) 定时开行(xíng)的。【组词】:班车。班机。班期。(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班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班飞机走”)。(7) 调回或调动(军队)。【组词】:班师。班兵。(8) 古同“斑”,杂色。(9) 姓。

年班的意思

年班 [nián bān]

1. 清代蒙古王公及喇嘛等分班于每年十二月十五日以后,二十五日以前至京师参加元旦朝贺谓之年班。

年班 引证解释

⒈ 清 代 蒙古 王公及喇嘛等分班于每年十二月十五日以后,二十五日以前至京师参加元旦朝贺谓之年班

《清史稿·德宗本纪一》:“﹝ 光绪 十九年正月﹞甲辰,詔明年应来 京 祝嘏 蒙古 与内札萨克王、公、台吉等,除有年班外,俱止来 京。”


国语词典

年班 [nián bān]

⒈ 清代蒙古王公每年分班入京师朝觐,称为「年班」。

《清史稿·卷二三·德宗本纪一》:「甲辰,诏明年应来京祝嘏蒙古与内札萨克王、公、台吉等,除有年班外,俱止来京。」


年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释义:中国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校址在合肥。创建于1958年,原校址在北京,1970年迁往合肥。设有数学、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应用化学、经济管理和系统科学等系,并办有少年班。
    • 2.
      年班释义:清代蒙古王公及喇嘛等分班于每年十二月十五日以后,二十五日以前至京师参加元旦朝贺谓之年班。
    • 3.
      徕远释义:⒈招抚边远地区臣民。《汉书·武帝纪》:“盖 孔子 对 定公 以徠远,哀公 以论臣,景公 以节用,非期不同,所急异务也。”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论语》及《韩子》皆言 叶公 问政於 孔子,孔子 答以悦近徠远。”按,语出《论语·子路》“近者説,远者来”。⒉清 代理藩院设有徕远司,掌管边远地区事宜。清 梁章鉅《称谓录·理藩院司官》:“《皇朝通考》:理藩院掌藩部封授、朝覲、贡献、黜陟、徵发之政,控驭抚绥,以固邦翰焉,其属有六清吏司:曰典属……曰徠远。”《清史稿·职官志二》:“徠远掌 回部 扎萨克、伯克岁贡年班
    • 4.
      轮派释义:轮流派遣。 《大清会典事例·兵部·驻防官入觐》:“著同 密云 副都统四人,分为二班,每岁轮派二人,於封印后来京为年班。”
年班是什么意思 年班读音 怎么读 年班,拼音是nián bān,年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年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