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官职 官职的意思
guānzhí

官职

简体官职
繁体官職
拼音guān zhí
注音ㄍㄨㄢ ㄓ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zhí,(1) 职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组词】:职业。职务。职守。职权。天职。尽职。(2) 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组词】:职工。职位。职员。职称。以身殉职。(3)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组词】:卑职。职当奉命。(4) 掌管。【组词】:职掌。(5) 由于。【组词】:职此而已。

基本含义

指担任官员的职位或职务。

官职的意思

官职 [guān zhí]

1. 在政府中所任的职位。

[government post; official position;]

官职 引证解释

⒈ 官吏的职责。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二曰官职,以辨邦治。”
孙诒让 正义:“官职,谓六官之职者。职者主领之言,即叙官注云:各有所职,而百事举也。凡三百六十职,通谓之官职。”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
《后汉书·章帝纪》:“朕既不明,涉道日寡;又选举乖实,俗吏伤人,官职秏乱,刑罚不中,可不忧与?”

⒉ 官吏的职位。

《管子·制分》:“道术知能,不为爱官职。”
尹知章 注:“有道术知能,则以官职加之。”
唐 白居易 《赠杨秘书巨源》诗:“不用更教诗过好,折君官职是声名。”
清 李渔 《奈何天·变形》:“恭喜老爷,你为输餉助边的事,封了极大的官职。”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三一章:“在老米面商的眼睛里,区长这官职不亚于城里人眼中的内阁大臣。”

⒊ 职官之长;官长。

《吕氏春秋·圜道》:“令出於主口,官职受而行之。”
高诱 注:“官职,职官之长。”
《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如世间官职也,章服虽同,得业各异,仏与轮王亦然也。”


国语词典

官职 [guān zhí]

⒈ 公务。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 宜家。」

⒉ 官阶。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个先见的,于原身官职,加升一级。」


官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地位释义:⒈人、团体或国家在社会关系或国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学术地位。 国际地位。地位平等。提高地位。⒉(人或物)所占的地方。
    • 2.
      名望释义:好的名声;声望:名望高。 张大夫医术高明,在这一带很有名望。
    • 3.
      职官释义:⒈各级官员的统称。⒉职守。
    • 4.
      位置释义:⒈所在或所占的地方:大家都按指定的位置坐了下来。⒉地位:《狂人日记》在我国新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⒊指职位:谋了个科员的位置。
    • 5.
      身分释义:也作身份。 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资格。

官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命释义:⒈周 时官阶从一命到九命,一命为最低的官阶。《左传·昭公七年》:“三命兹益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杜预 注:“三命,上卿也。”《北史·周纪上》:“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后亦用以泛指低微的官职。南朝 梁 刘孝绰《上虞乡亭观涛津诸学潘安仁河阳县诗》:“无貲徒有任,一命忝为郎。”唐 白居易《松斋自题》诗:“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你生於富家,长在名门,难道没几个好亲眷,何不去借贷,为求官之资,倘得一命,偿之有日。”⒉相同的命运。汉 王充《论衡·气寿》:“
    • 2.
      一官半职释义:泛指官职。
    • 3.
      一岁三迁释义: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4.
      一岁九迁释义:岁:年;迁:官职升迁。一年之内升迁九次。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5.
      一斛凉州释义:斛:古代量器,1斛=5斗,1石=2斛。用一斛酒换了个凉州刺史。形容以贿赂手段求取官职。
    • 6.
      一日九迁释义: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7.
      一条氷释义:宋 晁载之《续谈助》卷三引《圣宋掇遗》:“陈彭年 在翰林,所兼十餘职,皆文翰清秘之目,时人谓其署衔为一条氷。 ”意谓官职清贵。清 张廷璐《南归》诗:“腰綬已抛三尺组,头衔犹领一条氷。”
    • 8.
      一班一级释义:犹言一官半职。 泛指官职。
    • 9.
      一资半级释义:犹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 10.
      一资半职释义:指非常低微的官职。
    • 11.
      一阕释义:⒈犹言一任(官职)。⒉一度乐终,亦谓一曲。
    • 12.
      一阶半级释义:阶、级:是封建时代的等级品位。 指非常低微的官职。
    • 13.
      一阶半职释义:指非常低微的官职。 同“一阶半级”。
    • 14.
      三事释义:⒈三件事。 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⒉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⒊三种官职。⒋指三公。⒌三件。
    • 15.
      三公释义:古代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周朝为太师、太傅、太保。西汉为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魏晋后三公多无实权,为荣誉职。明清恢复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也为荣誉衔。
    • 16.
      三命而俯释义: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 17.
      三宅释义:指上古时常伯、常任、準人三种官职。
    • 18.
      三署释义:汉 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唐 沉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明朝题 汉 柱,三署有光辉。”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杨雄 为侍郎,乃三署郎,非尚书郎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 19.
      三考释义:⒈古代官吏考绩之制。 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颖达 疏:“言帝命羣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闇者退之。”《后汉书·朱浮传》:“然以 尧 舜 之盛,犹加三考……而閒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唐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宋 苏轼《与蒲诚之书》:“然某尽今岁方得二年,不知朝廷肯令某成资解去否?若必俟三考,则於 诚之 为太淹缓,安用也。”⒉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
    • 20.
      三舍法释义:宋神宗 时取士法,为 元丰 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绍圣 中,曾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宣和 三年,诏罢此法。见《宋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二》。《朱子语类》卷一○九:“莫説以前,只是 宣和 末年三舍法纔罢,学舍中无限好人才,如 胡邦衡 之类,是甚么样有气魄,做出那文字是甚豪壮,当时亦自煞有人。”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避史录话》:“崇

官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命释义:⒈周 时官阶从一命到九命,一命为最低的官阶。《左传·昭公七年》:“三命兹益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杜预 注:“三命,上卿也。”《北史·周纪上》:“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后亦用以泛指低微的官职。南朝 梁 刘孝绰《上虞乡亭观涛津诸学潘安仁河阳县诗》:“无貲徒有任,一命忝为郎。”唐 白居易《松斋自题》诗:“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你生於富家,长在名门,难道没几个好亲眷,何不去借贷,为求官之资,倘得一命,偿之有日。”⒉相同的命运。汉 王充《论衡·气寿》:“
    • 2.
      一官半职释义:泛指官职。
    • 3.
      一岁三迁释义: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4.
      一岁九迁释义:岁:年;迁:官职升迁。一年之内升迁九次。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5.
      一斛凉州释义:斛:古代量器,1斛=5斗,1石=2斛。用一斛酒换了个凉州刺史。形容以贿赂手段求取官职。
    • 6.
      一日九迁释义: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7.
      一条氷释义:宋 晁载之《续谈助》卷三引《圣宋掇遗》:“陈彭年 在翰林,所兼十餘职,皆文翰清秘之目,时人谓其署衔为一条氷。 ”意谓官职清贵。清 张廷璐《南归》诗:“腰綬已抛三尺组,头衔犹领一条氷。”
    • 8.
      一班一级释义:犹言一官半职。 泛指官职。
    • 9.
      一资半级释义:犹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 10.
      一资半职释义:指非常低微的官职。
    • 11.
      一阕释义:⒈犹言一任(官职)。⒉一度乐终,亦谓一曲。
    • 12.
      一阶半级释义:阶、级:是封建时代的等级品位。 指非常低微的官职。
    • 13.
      一阶半职释义:指非常低微的官职。 同“一阶半级”。
    • 14.
      三事释义:⒈三件事。 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⒉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⒊三种官职。⒋指三公。⒌三件。
    • 15.
      三公释义:古代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周朝为太师、太傅、太保。西汉为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魏晋后三公多无实权,为荣誉职。明清恢复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也为荣誉衔。
    • 16.
      三命而俯释义: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 17.
      三宅释义:指上古时常伯、常任、準人三种官职。
    • 18.
      三署释义:汉 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唐 沉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明朝题 汉 柱,三署有光辉。”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杨雄 为侍郎,乃三署郎,非尚书郎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 19.
      三考释义:⒈古代官吏考绩之制。 指经三次考核决定升降赏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孔颖达 疏:“言帝命羣官之后,经三载,乃考其功绩;经三考则九载,黜陟幽明,明者升之,闇者退之。”《后汉书·朱浮传》:“然以 尧 舜 之盛,犹加三考……而閒者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唐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宋 苏轼《与蒲诚之书》:“然某尽今岁方得二年,不知朝廷肯令某成资解去否?若必俟三考,则於 诚之 为太淹缓,安用也。”⒉指考试官员的三种项目。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
    • 20.
      三舍法释义:宋神宗 时取士法,为 元丰 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绍圣 中,曾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宣和 三年,诏罢此法。见《宋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二》。《朱子语类》卷一○九:“莫説以前,只是 宣和 末年三舍法纔罢,学舍中无限好人才,如 胡邦衡 之类,是甚么样有气魄,做出那文字是甚豪壮,当时亦自煞有人。”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避史录话》:“崇

官职造句

1.为了一浆十饼的官职,他可以不顾一切,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

2.这几个月来,老杨四处活动,机关用尽,也没能捞到官职

3.如今那种靠阿谀奉承谋取官职的终南捷径已行不通了。人事制度的改革堵塞了那条邪路。

4.秘书职位经历了从官职向社会职业转变的过程。

5.请皇上不要再给臣妾父亲过高的官职,他真的已经年老。

6.可以去找班主任或者年级主任,或者官职更高的老师写一下,一般性都要写的。

7.他犯了错误,官职被革除了。

官职(guan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官职是什么意思 官职读音 怎么读 官职,拼音是guān zhí,官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官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