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松楸 松楸的意思
sōngqiū

松楸

简体松楸
繁体
拼音sōng qiū
注音ㄙㄨㄥ ㄑㄧ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ōng,(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组词】:松针。松脂。松香。松子。(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组词】:捆得太松。土质松软。(3) 宽,不紧张,不严格。【组词】:规矩太松。松懈。(4) 放开。【组词】:松手。松绑。松心。(5)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组词】:肉松。鱼松。(6) 姓。

qiū, ◎ 落叶乔木,干高叶大,木材质地致密,耐湿,可造船,亦可做器具。【组词】:楸局。楸枰(棋盘。古代多用楸木做成)。

基本含义

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松楸的意思

松楸 [sōng qiū]

1. 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特指父母坟茔。

松楸 引证解释

⒈ 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陈象设於园寝兮,映舆鍐於松楸。”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簫鼓入松楸。”
《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祖先松楸,去郭数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

⒉ 特指父母坟茔。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思颍诗》:“﹝ 欧阳修 ﹞逍遥於 潁,盖无几时,惜无一语及於松楸之思。”


松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枌榆松楸释义:谓怀念故乡,悼念亲人。 枌榆,故乡;松楸,代指亡故的亲人。
    • 2.
      符竹释义:《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后因以“符竹”指郡守职权。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优詔忽临,又委之符竹。”宋 王禹偁《谢除翰林学士启》:“止期卜兆於松楸,再请効官於符竹,岂意未谐私愿,俄辱殊恩,翻令朽退之身,亦预深严之地。”明 张居正《工科左给事中邱岳并妻敕命一道》:“夫古人不慕专城之柄,符竹之荣,而愿出入禁闥者,为其身依清近,而雅言易
    • 3.
      蕰藻释义:聚集之藻草。 《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藻草之聚积者。杜预 注:“蕰藻,聚藻也。”杨伯峻 注:“蕰藻,藻草之聚积者。苹、蘩、蕰藻为三种植物。”一说,蕰与藻皆为水草名。见 洪亮吉《左传诂》。清 顾炎武《谒欑宫文》之四:“朔气初收,光风渐转,敬羞蕰藻,重展松楸。”
    • 4.
      风树之悲释义:同“風木之悲”。唐 道宣《续高僧传·译经二·释宝唱》:“臨朝端默,過隙之思彌軫;垂拱巖廊,風樹之悲逾切。”金 王若虚《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逮其成長,事與心違,曷勝風樹之悲,顧瞻松楸,未嘗不流涕太息。”
    • 5.
      鼎湖释义:⒈地名。 古代传说 黄帝 在 鼎湖 乘龙升天。唐 顾况《相和歌辞·短歌行》:“轩辕 皇帝初得仙,鼎湖 一去三千年。”明 夏完淳《北风行》:“鼎湖 不见飞苍龙,阿阁何时栖赤凤。”⒉借指帝王。《陈书·沉炯传》:“臣闻 乔山 虽掩,鼎湖之灵可祠。”清 吴伟业《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⒊指帝王崩逝。《周书·静帝纪》:“先皇晏驾,万国深鼎湖之痛,四海穷遏密之悲。”清 孔尚任《桃花扇·设朝》:“盼望,兵燹难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剑无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贺当阳。”柳亚子《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历皇

松楸(songq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松楸是什么意思 松楸读音 怎么读 松楸,拼音是sōng qiū,松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松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