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断讼 断讼的意思
duànsòng

断讼

简体断讼
繁体斷訟
拼音duàn sòng
注音ㄉㄨㄢˋ ㄙ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àn,(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组词】: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组词】: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3) 判定,决定。【组词】: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组词】: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sòng,(1)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组词】:讼事。讼案。讼词。(2) 争辨是非。【组词】:争讼。聚讼纷纭。(3) 自责。【组词】:自讼。(4) 古同“颂”,颂扬。

基本含义

指中断或结束诉讼,停止争论。

断讼的意思

断讼 [duàn sòng]

1. 审理案件。

断讼 引证解释

⒈ 审理案件。

《韩非子·内储说上》:“李悝 断讼以射, 宋 崇门 以毁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郊祀必洞於礼,戎事必练於兵,田穀先晓於农,断讼务精於律。”


断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世叔释义:⒈对父辈朋友中年龄小于己父者的称呼。《儒林外史》第四回:“老世叔,这话断断使不得的了。”徐迟《财神和观音》:“他的好世叔又介绍他,到这个老牌子的大银行里去做事。”⒉明 清 翰林称太老师的儿子为世叔。太老师,科举时座师的老师。见 明 张位《词林典故》。⒊世父和叔夫的合称。汉 王符《潜夫论·断讼》:“遭值不仁世叔,无义兄弟,或利其娉币,或贪其财贿,或私其儿子,则彊中欺嫁。”汪继培 笺:“《尔雅·释亲》云:父之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 2.
      包拯释义:(999—1062)北宋政治家。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曾任龙图阁直学士,历任江宁、开封等地知府。1061年为枢密副使,卒于位,谥孝肃。为官以断讼明敏正直著称。立朝刚毅,贵戚宦官等为之敛手。著有《包孝肃公奏议》等。他的事迹在民间流传甚广。在小说、戏曲中被描绘成铁面无私的清官典型。民间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
    • 3.
      盗赃释义:⒈亦作“盗臧”。 抢劫或偷窃财物。汉 王符《潜夫论·断讼》:“高祖 制三章之约,孝文 除克肤之刑,是故自非杀伤盗臧,文罪之法轻重无常,各随时宜,要取足用,劝善消恶而已。”《晋书·刑法志》:“贼燔人庐舍积聚,盗赃五匹以上弃市。”⒉指抢劫或偷窃得来的财物。《汉书·高帝纪上》“伤人及盗抵罪”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伤人有曲直,盗臧有多少,罪名不可豫定,故凡言抵罪,未知抵何罪也。”《宋史·食货志下一》:“索盗赃则不偿失主,检财产则不及卑幼。”清 秦鑅《归州纪事诗》:“釵环在首身衣裳,徵媒过聘皆盗赃。”
    • 4.
      诛率释义:惩治首恶。汉 王符《潜夫论·断讼》:“《春秋》之义,责知诛率。”汪继培 笺引 王绍兰 曰:“昭 二十六年:‘尹氏、召伯、毛伯 以 王子朝 奔 楚。’何休 注云:‘立 王子朝,独举 尹氏,出奔并举 召伯、毛伯 者,明本在 尹氏,当先诛渠率,后治其党。’是诛率也。”

断讼(duans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断讼是什么意思 断讼读音 怎么读 断讼,拼音是duàn sòng,断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断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