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井田 井田的意思
jǐngtián

井田

简体井田
繁体
拼音jǐng tián
注音ㄐㄧㄥˇ ㄊㄧ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ǐng,(1)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井。临渴掘井。(2) 形状像井的。【组词】:天井。油井。(3) 整齐,有秩序。【组词】:井然。井井有条。(4)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5) 姓。

tián,(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组词】:田野。耕田。(2) 和农业有关的。【组词】:田家。田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

基本含义

指农田的面积广阔,收益丰厚。

井田的意思

井田 [jǐng tián]

1. 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春秋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

2. 泛指田地。

4. 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井田 引证解释

⒈ 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参阅《周礼·考工记·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严復 《论中国教化之退》:“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

⒉ 泛指田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⒊ 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国语词典

井田 [jǐng tián]

⒈ 周代授田之法。以地一方里画成九区,由八家各占百亩,称为私田,中间百亩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称为「井田」。

⒉ 泛指田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井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井释义:⒈古代井田制的一种单位。 以九百亩为一井。《国语·鲁语下》:“有军旅之出则徵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过也。”《韩诗外传》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汉书·食货志》:“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朱子语类》卷一一○:“淮 上屯田须与画成一井,中为公田。”⒉一口水井;一眼泉水。北齐 刘昼《新论·类感》:“龙举一井,而云弥九天;虎啸一谷,而风扇万里。”《魏书·高祐传》:“又令一家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之外,共造一井,以供行客。”唐 姚合《咏盆池》
    • 2.
      一区释义:⒈一个区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将谓吾与 墨 不殊,今不辞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区,明所当然,使人鬼同谋,幽明并济,亦所以求衷,所以为异耳。”《朱子语类》卷五三:“人君国都如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则君之宫室。”⒉表数量。指一块田地。汉 刘向《说苑·反质》:“卫 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元 刘因《新晴》诗:“埋盆欲学鱼千里,
    • 3.
      丘甸释义:古代划分田地和政区的单位名称。古井田制,四丘为甸,亦谓之乘。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后用以泛指乡村、田野。
    • 4.
      乡田释义:古谓共井田的各家。
    • 5.
      乡田同井释义:这实是战国时期国家授田、制土分民的通则。 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为:国家公民在乡居同市井,而在野(田)则同井田比邻而耕,在乡之居民行政编组与在野之受田耕垦秩序是一致的。此等民生产耕作、生活朝夕与共,只有这样才能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达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理想社会效果。
    • 6.
      井亩释义:即井田。
    • 7.
      井地释义:即井田。 《孟子·滕文公上》:“经界不正,井地不钧。”朱熹 集注:“井地,即井田也。”宋 陆游《岁莫感怀以余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之十:“井地以养民,整整若棋画。”清 夏炘《释夏贡有公田》:“公田之名,原於井地,以井授地,由来久矣。”详“井田”。
    • 8.
      井庐释义:⒈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⒉泛指邻里;乡里。
    • 9.
      井田制释义: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因像“井”字形,所以叫做井田制。
    • 10.
      井赋释义:古代行井田而纳贡赋,因用以称田赋。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以任地事,而令其贡赋”。
    • 11.
      井邑田释义:即井田。
    • 12.
      井里制释义:即井田制。
    • 13.
      亩积释义:⒈每一亩田的面积。⒉特指我国殷周时代井田制一个田的面积。
    • 14.
      公田释义: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 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朱熹 集传:“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而同养公田也。”《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孔颖达 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
    • 15.
      公田口井释义:土地国有,按人口多少分配井田。 《汉书·王莽传中》:“莽 曰……予前在 大麓,始令天下公田口井,时则有嘉禾之祥,遭反虏逆贼且止。”颜师古 注:“计口而为井田。”
    • 16.
      初税亩释义: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的赋税制度改革。 由于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按实际占有土地面积征税,是征收田赋的开端。
    • 17.
      劭农释义:劝农。鼓励农业生产。宋 梅尧臣《送刘郎中知广德军》诗:“劭农井田桑,科薅重锄斧。”《清史稿·礼志二》:“﹝ 乾隆 ﹞二十三年諭曰:‘吉亥耤亩,所重劭农。’”
    • 18.
      十一而税释义:按十分取一的税率抽税。相传为 夏 商 周 三代的田税制度。《尚书大传》卷二:“王者十一而税,而颂声作矣。”《论语·颜渊》“盍彻乎”三国 魏 何晏 集解:“周 法十一而税,谓之彻。”一本作“什一而税”。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十一而税,以奉公用,家有备凶之储,国有九年之积。”宋 陈亮《送丘秀州宗卿序》:“古者用民,岁不过三日,十一而税,不立意以罔民利,不喜察以导民争。”清 朱大韶《初税亩说》:“井田之法,一夫一妇,受田百亩,所谓十一而税也。”参阅《孟子·滕文公上》。
    • 19.
      十夫释义:⒈十人。 ⒉千亩田。古代井田制,一夫受田百亩,故以“夫”借指百亩田。
    • 20.
      原防释义:特指堤防间不方正的田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规偃猪,町原防。”杜预 注:“广平曰原;防,隄也。隄防间地不得方正如井田,别为小顷町也。”杨伯峻 注:“防,亦隄防间可耕之地。原防同义,俱谓隄防间之狭小耕地。”宋 苏辙《周公论》:“楚 蔿掩 为司马,町原防,井衍沃。盖平川广泽可以为井者井之;原阜堤防之间狭不可井则町之。”清 恽敬《三代因革论三》:“楚 蔿掩 为司马,度山林,鳩藪泽,辨京陵,表湻卤,数疆潦,规偃潴,町原防,牧皋隰,井衍沃。”

井田(jingt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井田是什么意思 井田读音 怎么读 井田,拼音是jǐng tián,井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井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