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达道 达道的意思
dào

达道

简体达道
繁体達道
拼音dá dào
注音ㄉㄚˊ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á,(1) 通。【组词】: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2) 通晓。【组词】:洞达。练达。(3) 遍,全面。【例句】: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4) 到。【组词】:到达。抵达。通宵达旦。(5) 实现。【组词】:目的已达。(6) 传出来。【例句】:传(chuán)达。转(zhuǎn )达。(7) 得到显要的地位。【组词】:显达。达官贵人。(8) 姓。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指达到了道德境界或人生境地的高度,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达道的意思

达道 [dá dào]

1. 公认的准则。

2. 明白、彻悟道理。

3. 实现理想或主张。

4. 犹得道。

5. 博通各种学问。

7. 犹沟通。

达道 引证解释

⒈ 公认的准则。

《礼记·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唐 柳宗元 《祭穆质给事文》:“达道之行,实惟交友。”
宋 契嵩 《<坛经>赞》:“夫戒定慧者,三乘之达道也。”
朱自清 《论逼真与如画》:“那些‘难可与俗人论’的,恐怕到底不是天下之达道罢。”

⒉ 明白、彻悟道理。

《淮南子·氾论训》:“达道之人,不苟得,不让福。”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夫逝者无反期,既朽无生理,远道之士,良所悲矣。”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三:“陶潜 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元 杨载 《赠胡汲古》诗:“先生唯达道,久矣乐山林。”

⒊ 实现理想或主张。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治世所贵乎位者三:一曰达道於天下,二曰达惠於民,三曰达德於身。”
宋 苏轼 《赐孙觉辞免恩命不允诏》:“卿三居諫省,皆以直闻,盖尝遇事以建言,志在行义以达道。”
元 阎复 《追封伯夷叔齐制》:“让爵以明长幼之序,諫伐以严君臣之分,可谓行义以达道,杀身以成仁者也。”

⒋ 犹得道。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可知道今世里令史每都挝钞,和这古庙里泥神也爱钱,怎能勾达道昇仙。”

⒌ 博通各种学问。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王烈 者,字 彦芳” 裴松之 注引 李氏 《先贤行状》:“烈 通识达道,秉义不回。”

⒍ 犹沟通。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三:“又谓古人祭用香烛,所以达道阴阳,以接神明。”


国语词典

达道 [dá dào]

⒈ 人类遵行、永不变易的道理。

《礼记·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⒉ 通达其道。

唐·杜甫〈遣兴〉诗五首之三:「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达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夫释义:⒈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孔颖达 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宋 苏轼《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⒉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太和 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宋 欧阳修《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⒊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
    • 2.
      五达道释义:即五典。语出《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朱熹 集注:“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清 袁枚《随园随笔·诸经》:“毛西河 以今之五伦是《中庸》之五达道,非古之五伦。”详“五典”。
    • 3.
      安靖释义:⒈使安定平静。《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其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汉书·王莽传上》:“纲纪咸张,成在一匱,此其所以保佑圣 汉,安靖元元之效也。”宋 苏辙《代滕达道龙图苏州谢上表》之二:“臣早事三朝,误知先帝,初睹变更之议,每陈安靖之谋。”清 魏源《军储篇》二:“张天骏 藉安靖之名,为卸责自全之地,其交部议处。”⒉安定平静。宋 苏轼《与杨济甫》之一:“惟闻坟墓安靖,非 济甫 风义之篤,何以得此?”明 李东阳《求退录·陈情恳乞辞免恩荫疏》:“若 燕、齐、河、洛 之安靖以为臣
    • 4.
      物意释义:⒈众人的心意。 《魏书·元晖传》:“先皇移都,为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詔,权寧物意耳。”⒉景物的情态。宋 欧阳修《奉答圣俞岁日书事》诗:“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时新。”⒊造物的意向。宋 梅尧臣《八月十五日夜东轩》诗:“它夕岂不好,物意为之摧。”⒋礼物与情意。宋 苏轼《与滕达道书》:“物意两重,何以克当。”
    • 5.
      综核释义:亦作“综覈”。谓聚总而考核之。《世说新语·赏誉》“刘庆孙 长才”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八王故事》:“刘舆 才长综覈。”《旧唐书·代宗纪》:“至于领録天下之纲,综覈万事之要,邦国善否,出纳之由,莫不处正於会府也。”宋 苏辙《代滕达道龙图苏州谢上表》之一:“方先帝临御之始,寔羣臣综覈之秋。”《明史·刘安传》:“今明天子综核於上,百执事振刷於下,丛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气耳。”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西人综核贸易情形,大率以十年为一运。”
    • 6.
      贵彊释义:⒈谓地位尊贵,性格刚强。 《史记·张丞相列传》:“尧 曰:‘陛下独宜为 赵王 置贵彊相,及 吕后、太子、羣臣素所敬惮乃可。’”《新唐书·酷吏传序》:“至叛胔臭达道路,冤血流离刀锯,忠鯁贵彊之臣,朝不保昏。”清 吴伟业《洛阳行》:“贵彊无取诸侯相,调护何关老大臣。”⒉位尊势大者。唐 权德舆《唐故朝散大夫守司农少卿李公墓志铭》序:“使罢,除 昭陵 臺令。贵强沓贪,奸冒法禁,公职在充奉,露章以闻。”元 虞集《上都留守贺公墓志铭》:“是以吏民不识贵彊之凌暴,承其教戒,仰之若神明焉。”
    • 7.
      贾谊鵩释义:⒈汉 贾谊 谪为 长沙王 太傅,有鵩鸟飞集其舍。相传鵩为不祥之鸟,贾谊 自以为寿不得长,悲而作《鵩鸟赋》。赋云:“异物来集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筴言其度。曰:‘野鸟入处兮,主人将去。’”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因以“贾谊鵩”为怀才不遇、命运多舛之典。宋 陆游《枕上》诗:“慵占 贾谊 鵩,空感 祖生 鸡。”唐 罗隐《秋日怀孟夷庭》诗:“知己 秦 貂泪,流年 贾 鵩悲。中原正兵马,相见是何时。”宋 苏轼《滕达道挽词》之二:“公方占 贾 鵩,我正买 龚 牛。”⒉用以指恶耗或哀人之死。元 戴良《哭汪遯斋二
    • 8.
      闇蔽释义:⒈愚昧蔽塞。旧题 春秋 孔子《猗兰操》:“时人闇蔽,不知贤者。年纪迈逝,一身将老。”《三国志·吴志·步骘传》:“受性闇蔽,不达道数。”《隋书·天文志中》:“闇蔽不明,有所伤害。”梁启超《上陈宝箴论湖南应办之事书》:“但使於政学之本原,略有所闻,中 外之情形,无所闇蔽,可以广风气,消阻力,如斯而已。”⒉掩饰,欺蒙。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今孝廉必试经无脱谬,而秀才必对策无失指,则亦不得闇蔽也。”

达道(da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达道是什么意思 达道读音 怎么读 达道,拼音是dá dào,达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达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