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履践 履践的意思
jiàn

履践

简体履践
繁体履踐
拼音lǚ jiàn
注音ㄌㄩˇ ㄐ一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ǚ,(1) 鞋。【组词】:西装革履。削足适履。(2) 践踩,走过。【例句】:履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履任。履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履薄冰(身临其境)。(3) 步伐。【组词】:步履维艰。(4) 执行,实行。【组词】:履行。履约。(5) 〔履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6) 指领土。【例句】:“赐我先君履”。

jiàn,(1) 踩,踏。【组词】:践踏。践履。作践。(2) 履行,实行。【组词】:践行。实践。(3) 陈列整齐。(4) 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组词】:践祚。践极(皇帝即位)。(5) 古同“剪”,灭除。(6) 古同“浅”,浅陋。

基本含义

履行诺言,实践行动。

履践的意思

履践 [lǚ jiàn]

1. 履行实践。

[perform; fulfil; carry out;]

履践 引证解释

⒈ 谓身处(某种境地)。

汉 焦赣 《易林·泰之革》:“履践危难,脱执去患。入福喜门,见诲大君。”

⒉ 实践,躬行。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礼之为言,履也,可履践而行。”


履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倚杵释义:古代谶纬家言,谓若干年后天地将变得相近,立杵于地可倚于天。 《初学记》卷一引《河图挺佐辅》:“百世之后,地高天下,不风不雨,不寒不暑……如此千岁之后而天可倚杵,汹汹隆隆,曾莫知其始终。”《古微书》卷十六引《易筮类谋》:“天卑地高,雷讙公行。星昼奔,蜺夜闇无光。上无乾,下无常,天地昧昧履践冰。民衣雾,主吸霜,閒可倚杵於何藏。”原注:“天卑地高,天地相去,其閒才可倚一杵耳。”唐 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恐玄穹倚杵,碧海成桑。”王国维《游仙》诗:“如盖青天倚杵低,方流玉水旋成泥。”
    • 2.
      允迪释义:认真履践或遵循。
    • 3.
      参话头释义:禅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门,自北宋末年的大慧宗皋禅师大力提倡以来,几乎成为禅宗的代名词。千年来,在话头下参悟的祖师不计其数;而由于祖师的亲身履践,也使参话头这一法,淬砺得更加善巧与精致。
    • 4.
      履亩释义:谓实地观察,丈量田亩。《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何休 注:“履践案行,择其善亩、穀最好者税取之。”宋 沉括《梦溪笔谈·技艺》:“履亩之法,方圆曲直尽矣,未有会圆之术。”清 黄宗羲《瘦庵徐君墓志铭》:“甲辰,詔下履亩,自 万历 七年以后,丈量久废,民间无知其法者。”
    • 5.
      祖武释义:谓先人的遗迹、事业。武指步武,足迹。《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郑玄 笺:“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朱熹 集传:“武,迹也。”北周 庾信《周祀宗庙歌·皇夏四》:“百灵光祖武,千年福考孙。”宋 范成大《三登乐》词之四:“人笑此翁,又来访古。况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明 宋濂《重刊<贞观政要>序》:“文宗 践位,始喜读而篤行之。太和 初,政灿然可观,虽未能如 贞观 之治,亦可谓能法其祖武者矣。”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九回:“乾隆 中叶以来,久不行献俘礼,此次擒获 张格尔,道光帝 思绳祖武
    • 6.
      践履释义:⒈踩;踏。 《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宋 王十朋《再用前韵》:“眼净见幽韵,心清闻远香。当门不及种,践履恐成伤。”清 唐甄《潜书·利才》:“人之常情,揃脱爪髮,必相不践履之地乃委置之。”⒉行走。汉 焦赣《易林·明夷之乾》:“践履寒冰,十步九寻。”《旧唐书·李纲传》:“贞观 四年,拜太子少师,时 纲 有脚疾,不堪践履。”明 方孝孺《游清泉山记》:“邑之名山……纵偶登之,手疲於扳援,而趾病於践履。”⒊履践;前往。《后汉书·隗嚣传》:“遵 与 隗王 歃盟为 汉,自经歷虎口,践履死地,已十数

履践(lvj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履践是什么意思 履践读音 怎么读 履践,拼音是lǚ jiàn,履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履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