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 [xiǎo zhī]
1. 从细事上察知。
小知 引证解释
⒈ 从细事上察知。
引《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道器》:“﹝ 孔子 ﹞又曰:‘君子不器。’良以握原者可以制化,大受者不可小知。”
⒉ 小聪明。
引《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韩非子·饰邪》:“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小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假器释义:⒈借与器物。《左传·昭公七年》:“晋 人来治 杞 田,季孙 将以 成 与之。谢息 为 孟孙 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因引申指委以地方官职。宋 曾巩《明州到任谢两府启》:“伏念 巩 才无远用,学殆小知,误蒙假器之恩,愧乏当官之効。”⒉借助于器物。晋 成公绥《啸赋》:“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
- 2.
宰官释义:⒈周 代冢宰的属官。 《国语·晋语九》“以随宰人”三国 吴 韦昭 注:“宰人,宰官也。”⒉泛指官吏。《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如大年”晋 郭象 注:“苟有乎大小,则虽大鹏之与斥鷃,宰官之与御风,同为累物耳。”唐 耿湋《题惟干上人房》诗:“苦行无童子,忘机避宰官。”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俺想起俺家法门中,这个修持,象什么,好象如今宰官们的阶级从八九品巴到一二。”⒊特指县官。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语》:“在 苏州 日,挽 吴县 令 贺吉人 云:‘……卅年前进士,盖棺犹是宰官身。’”
- 3.
小知释义:⒈从细事上察知。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郑观应《盛世危言·道器》:“﹝ 孔子 ﹞又曰:‘君子不器。’良以握原者可以制化,大受者不可小知。”⒉小聪明。《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韩非子·饰邪》:“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 4.
闲闲释义:⒈亦作“闲闲”。谓斤斤于分辨是非。《庄子·齐物论》:“大知闲闲,小知閒閒”成玄英 疏:“閒閒,分别也……小知狭劣之人,性灵褊促,有取有捨,故閒隔而分别。”陆德明 释文:“閒閒,有所閒别也。”一说,好伺察人过之意。俞樾《诸子平议·庄子一》:“《广雅·释詁》:‘閒,覗也。’‘小知閒閒’当从此义,谓好覗察人也。《释文》曰‘有所閒别’,非是。”⒉亦作“闲闲”。从容自得貌。《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朱熹 集传:“闲闲,往来者自得之貌。”高亨 注:“从容不迫貌。”清 孙枝蔚《田家
- 5.
院使释义:⒈元 时习称掌管茶事的人为“院使”。 清 梁章鉅《称谓录·茶》:“《小知録》:‘称院使者,元 之旧习。’”⒉古代光禄寺中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的长官为院使,正三品。《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这本话乃是 元 朝 大德 年间的事。那朝有个宣徽院使,叫做 李罗,是个色目人。”王古鲁 注:“元 时宣徽院(即光禄寺)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长官为院使,本係正三品,大德 年间陞为从一品。”⒊清 代统辖太医院事务的人称院使。高阳《玉座珠帘·恶疾初起》:“太医院院使悬缺,庄守和 是右院判,李德立 是左院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