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垂训 垂训的意思
chuíxùn

垂训

简体垂训
繁体垂訓
拼音chuí xùn
注音ㄔㄨㄟˊ ㄒ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uí,(1) 东西一头挂下。【组词】: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①表示容易;②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组词】:垂爱。垂怜。垂询。(3) 传下去,传留后世。【组词】:垂范。永垂不朽。(4) 接近,快要。【组词】: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xùn,(1) 教导,教诲。【组词】: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组词】:家训。(3) 典式,法则。【组词】:不足为训。(4) 解释词的意义。【例句】: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基本含义

指教导学生,使其受益。

垂训的意思

垂训 [chuí xùn]

1. 垂示教训。

垂训 引证解释

⒈ 垂示教训。

《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諫以明节。”
刘良 注:“傲慢理不可以垂教后人。”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先王垂训,开端中人。”
明 李贽 《答马历山书》:“虽各各著书立言,欲以垂训后世,此不知正堕在好为人师之病上。”
清 陈炽 《<盛世危言>序》:“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空文垂训,道可传而器不可传。”


垂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训释义:⒈大义的垂训。 ⒉泛指教诲。⒊对字义、词义的解释。别于“音训”、“形训”而言。
    • 2.
      勤民释义:⒈劳苦百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 违 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左传·昭公十五年》:“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国语·周语上》:“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韦昭 注:“勤,劳也。”⒉尽心尽力于民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杜预 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汉 班固《典引》:“奕世勤民,以方伯统牧。”晋 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典故》:“犹以玩物为戒,特申勤民之旨,以垂训焉。”
    • 3.
      垂教释义:⒈犹垂训。⒉犹赐教。
    • 4.
      孚佑释义:庇佑,保佑。《书·汤诰》:“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孔 传:“孚,信也。天信佑助下民。”明 归有光《隆庆元年浙江程策》之一:“我子孙钦奉朕命,不负朕垂训之意,天地祖宗亦将孚佑于无穷矣。”
    • 5.
      御宇释义:统治天下。 《南齐书·礼志下》:“方今圣历御宇,垂训无穷。”唐 白居易《长恨歌》:“汉 王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清 孔尚任《桃花扇·设朝》:“臣伏愿登庸御宇,早继高位。”
    • 6.
      王度释义:⒈王者的德行器度。《左传·昭公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孔颖达 疏:“思使我王之德度,用如玉然,用如金然,使之坚而且重,可宝爱也。”南朝 宋 鲍照《为柳令让骠骑表》:“方之微臣,被安足齿,齐此而归,惧尘王度。”宋 苏轼《张道安见示近诗》诗:“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⒉先王的法度。《文选·张衡<东京赋>》:“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薛综 注:“度,先王之法度,举动合礼之意也。”宋 司马光《读颖公清风集》诗之一:“伊 皋 垂训皆王度,周 召 陈诗尽国风。”章炳麟《原道中》
    • 7.
      训鉴释义:训典龟鉴。金 无名氏《大金集礼·皇太子·皇统二年诰授仪》:“册曰:礼典之垂训鉴,重世嫡所以丕绪人伦;帝王之御邦家,建储闈所以共承宗庙。”
    • 8.
      轨物释义:⒈轨范;准则。《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轨物者也。”杜预 注:“言器用众物不入法度,则为不轨不物。”《魏书·羊深传》:“将以纳民轨物,莫始於经礼。”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今风示四夷,示以轨物,当正前日适然之失,尽循旧制。”⒉指规范事物。南朝 梁 陆倕《新刻漏铭》:“寧可以轨物字民,作范垂训者乎?”《新唐书·李景伯传》:“使授非其人,则权重衅生,非彊干弱枝,经邦轨物之谊。”明 王廷相《栗应宏道甫字说》:“又能於穷通得丧、生死祸福之际,安於义命而不乱,则人道尽而足以轨物矣。”

垂训(chuix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垂训是什么意思 垂训读音 怎么读 垂训,拼音是chuí xùn,垂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垂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