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语释义:⒈措辞;用语。 宋 苏轼《西江月·昨夜扁舟京口》词:“此景百年几变,箇中下语千难。”宋 王楙《野客丛书·汉人下语》:“邹阳 曰‘高皇帝 收敝民之倦’,谷永 曰:‘陛下当盛壮之隆’…… 汉 人文章有如此下语者,似觉意叠,要不害於理。”⒉迷信谓鬼神借活人之口为它代言。宋范镇《东斋纪事》卷五:“三司副使 陈洎 既卒,数下语处其家事……所凭而下语者小婢,才十二岁耳。”
- 2.
亏成释义:谓缺损与完满;失败与成功。语出《庄子·齐物论》:“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 昭氏 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 昭氏 之不鼓琴也。”宋 王安石《昭文斋》诗:“当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宋 范成大《荆公墓》诗:“百岁谁人巧拙,一丘底处亏成。”宋 张孝祥《西江月》词:“世间功业谩亏成,华髮萧萧满镜。”
- 3.
京市释义:⒈国都,京城。 元 尹志平《西江月》词:“莫羡喧譁京市,休辞淡薄山家。”⒉国都的交易市场。清 孙诒让《周礼政要·金布》:“近年 广东、湖北、福建 及南北洋始铸银圆而为数总不敌外洋之多……而部款不收,京市不行,尤为窒碍。”
- 4.
兰渚释义:⒈渚的美称。 汉 公孙乘《月赋》:“鵾鸡舞于兰渚,蟋蟀鸣于西堂。”《文选·曹植<应诏诗>》:“朝发鸞臺,夕宿兰渚。”吕向 注:“鸞臺、兰渚,并路边地,美言之也。”唐 李贺《嘲雪》诗:“昨日发 葱岭,今朝下兰渚。”宋 刘过《西江月》词之二:“冉冉烟生兰渚,娟娟月掛愁村。”⒉渚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明一统志》谓,兰渚 在 绍兴府 南二十五里,即 晋 王羲之 曲水赋诗处。《兰亭集序》所谓“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至今犹然。
- 5.
带厉释义:亦作“带礪”。衣带和砥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泰山 若厉。国以永寧,爰及苗裔。’”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 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絶耳。”后因以“带厉”为受皇家恩宠,与国同休之典。《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汉祖 勃兴,爰革斯弊,於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锡之山川,誓以带礪。”宋 刘过《西江月·贺词》词:“今日楼臺鼎鼐,明年带礪 山 河,大家齐唱《大风歌》,同日四方来贺。”明 屠隆《
- 6.
开词释义:评话演员说正书之前,有时先念诵一段词,称为“开词”。词牌常用《西江月》、《临江仙》、《鹧鸪天》等。也有用律诗或绝句的。内容与正书不一定有关。
- 7.
持板释义:⒈谓古时官吏上朝时执持手板。唐 杜牧《自遣》诗:“且抽持板手,却展小年书。”⒉谓歌女执持檀板。宋 周紫芝《西江月》词:“玉纤持板隔香罗,不放行云飞过。”
- 8.
晚路释义:晚年。《新唐书·孟简传》:“晚路殊躁急,佞佛过甚,为时所誚。”宋 葛胜仲《西江月·三月初六日席上代监酒和》词:“晚路交游緑酒,平生志趣青霞。”
- 9.
步虚词释义:⒈道教唱经礼赞之词。⒉乐府杂曲歌名。⒊词牌名。即《西江月》。
- 10.
水北山人释义:唐 石洪 的别号。 石洪 曾隐居十余年,后仍出仕。唐 韩愈《寄卢仝》诗:“水北山人 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宋 张孝祥《西江月·蕲倅李君达才起兵河东》词:“不识 平原太守,向来 水北山人。世间功业谩亏成,华髮萧萧满镜。”参阅《新唐书·石洪传》。
- 11.
灵槎释义:⒈亦作“灵查”。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典出 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隋 崔仲方《奉和周赵王咏石》:“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宋 辛弃疾《西江月·为范南伯寿》词:“灵槎準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箇。”明 孙柚《琴心记·誓志题桥》:“人间空指泛灵槎,道我卜穷星斗。”⒉指船。唐 杜甫《喜晴》诗:“汉 阴有 鹿门,沧海有灵查。”仇兆鳌 注:“引 鹿门 海槎,愧避世之已迟。”明 张煌言《<冰槎集>引》:“﹝余﹞浮踪浪跡,当凄霰严霜
- 12.
猘儿释义:指 三国 吴 孙策。亦喻年少勇猛的人。《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而 策 并 江东,曹公 力未能逞,且欲抚之”裴松之 注引《吴历》:“曹公 闻 策 平定 江 南,意甚难之,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清 陈维崧《西江月·咏史》词:“姊嫁猘儿 孙策,妹归顾曲 周瑜。”清 徐昂发《城南二首次宋五嘉升韵》之一:“汉 室 曹瞒 是獍梟,猘儿年少欲横挑。”
- 13.
琼瑰释义:⒈次于玉的美石。 《诗·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毛 传:“琼瑰,石而次玉。”⒉泛指珠玉。《左传·成公十七年》:“初,声伯 梦涉 洹,或与己琼瑰食之。”杜预 注:“琼,玉;瑰,珠也。”《晋书·庾亮传论》:“古者右贤左戚,用杜溺私之路……是以厚赠琼瑰,罕升津要。”宋 欧阳修《和刘原父澄心纸》:“子美 生穷死愈贵,残章断稿如琼瑰。”⒊喻美好的诗文。唐 罗隐《县斋秋晚酬友人见寄》诗:“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宋 辛弃疾《西江月·和李兼济提举》词:“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元 耶律
- 14.
相闻释义:⒈彼此都能听到。极言距离之近。《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晋 陶潜《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宋 苏轼《表忠观碑》:“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⒉互通信息;互相通报。《后汉书·隗嚣传》:“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有十餘年不相闻了,何期今日得遇?”《清史稿·诸王传三·贝子彰泰》:“将军 蔡毓荣 调遣 汉 兵,今进取 贵州,若不相闻,恐碍军机。”
- 15.
稳审释义:⒈稳妥安详。宋 沉端节《西江月》词:“幸自心肠稳审,怎禁眼脑迷奚。”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事不要做到十分》:“韩稚圭 教一门生云:‘稳审著!大事将做小事做,小事将做大事看。’”⒉犹详察。《旧唐书·食货志上》:“开元 中,有御史 宇文融 献策,括籍外剩田、色役伪滥及逃户,许归首,免五年征赋。每丁量税一千五百钱。置摄御史分路检括稳审。”
- 16.
絶品释义:犹极品。 指物品之最高级者。《新唐书·薛稷传》:“稷 外祖 魏徵 家多藏 虞 褚 书,故鋭精临倣,结体遒丽,遂以书名天下。画又絶品。”宋 苏轼《西江月·茶词》:“龙焙今年絶品,谷帘自古珍泉。”
- 17.
纫兰释义:《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后以“纫兰”比喻人品高洁。宋 徐铉《和萧郎中午日见寄》:“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宋 辛弃疾《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词:“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周实《哭洗酲》诗:“纫兰搴杜更多情,年年佳耦求 云英。”
- 18.
羲娥释义:⒈日御 羲和 与月神 嫦娥 的并称。借指日月。唐 韩愈《石鼓歌》:“孔子 西行不到 秦,掎摭星宿遗 羲娥。”朱熹 考异引 孙汝听 曰:“羲娥,日月也。羲和,日御;嫦娥,月御。”宋 王安石《闻望之解舟》诗:“黯黮虽莫测,皇明迈 羲 娥。”清 姚鼐《答王生》诗:“尘霿苟不兴,万里曜 羲娥。”⒉泛指岁月。宋 苏轼《次韵杨褒早春》:“破恨径须烦麴蘖,增年谁復怨羲娥。”宋 辛弃疾《西江月·寿祐之弟时新居落成》词:“只将緑鬢抵羲娥,金印须教斗大。”⒊指日夜。宋 文天祥《真州杂赋》:“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骑马入 真阳
- 19.
蛙声释义:蛙的叫声。唐 张籍《过贾岛野居》诗:“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南唐 伍乔《何明府见访》诗:“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宋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稻花香里説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元 杨载《赠孙思顺》诗:“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櫳燕子飞。”
- 20.
转眄释义:⒈转动目光。 《后汉书·卢植传》:“植 侍讲积年,未尝转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宋 黄庭坚《西江月》词:“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⒉转眼。喻时间短促。唐 杜甫《晓发公安》诗:“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宋 洪迈《夷坚丁志·阎罗城》:“见其妻 郑氏 亦涉水登岸,欲前同途,转眄间已相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