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 [shēng bō]
1. 能引起听觉的振动波。
英[acoustic wave;]
声波 引证解释
⒈ 能引起听觉的振动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之间。一般在空气中,也可以在液体或固体中传播,有反射和折射现象,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引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太阳的光射来叫光波,无线电台发出的叫电波,声音的传播叫声波。”
国语词典
声波 [shēng bō]
⒈ 当物体发生振动时,其周围的空气,因震动而生波动,此波触耳而成声,故称为「声波」。
声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介质释义:一种物质存在于另一种物质内部时,后者就是前者的介质;某些波状运动(如声波等)借以传播的物质叫做这些波状运动的介质。 旧称媒质。
- 2.
传声器释义:把声音转换成电能的电信装置。声波通过传声器时,传声器能使电流随声波的变化做相应的变化,用于有线广播和无线电广播。通称话筒、麦克风,也叫微音器。
- 3.
光子带隙释义:2:所谓的光子带隙是指某一频率范围的波不能在此周期性结构中传播,即这种结构本身存在“禁带”。这一概念最初是在光学领域提出的,现在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微波与声波波段。
- 4.
光波释义:光是一种电磁波,故名光波。光波和声波相似,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 5.
共鸣器释义:亦称“共振器”。在声波作用下可以发生共振现象而使声音加强的物体或空腔。如音叉下面所附的木箱,是一个空气室,它的大小和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应,能同音叉一起振动,发出响亮的声音。弦乐器如琵琶、三弦、二胡等的琴身和琴筒,都有共鸣器的作用。
- 6.
助听器释义:辅助听觉的一种器械,利用声学原理,把声波集中起来送入耳内,或者利用电学原理,把受话器或传声器所接收的声波放大后送入耳内,使有听力障碍的人听到声音。
- 7.
反射定律释义: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且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声波、电磁波的反射同样遵循反射定律。
- 8.
反射角释义:光射到界面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界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这对声波、电磁波的反射同样适用。
- 9.
听觉释义:声音刺激耳朵引起的感觉。 由声波振动耳鼓膜,引起耳蜗的感觉细胞兴奋,经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的听区而一§生。
- 10.
回声释义: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或散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山谷中响起他叫喊的回声。
- 11.
回音壁释义:一种能将声音沿墙面传送的环形墙壁。 因声波的波长比围墙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连续反射前进,故靠墙轻声细语,在远处贴近墙面仍能听清。北京 天坛 南部的回音壁,建于 明 嘉靖 九年(公元1530年),是砖砌圆形光滑的大围墙,高6米,直径65米。
- 12.
基频释义:⒈自由振荡系统的最低振荡频率。⒉复合波中的最低频率。⒊复合振动或波形(如声波)的谐波成分,它具有最低频率,且通常具有最大振幅--亦称基谐波。
- 13.
声呐释义: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来进行导航和测距的技术或设备。[英sonar]
- 14.
声场释义:介质中存在着声波的空间范围。
- 15.
声学释义:物理学的分支学科。 研究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以及声波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应用。
- 16.
声纳释义:一种利用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声波或超声波探测水下物体(如潜艇或深水水雷)的存在和位置的一种仪器。
- 17.
声能释义:媒质的总能量与无声波存在时的能量之差;声波所具有的能量。
- 18.
声速释义:旧称音速。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它同介质的性质和状态(如温度)有关。如在0℃的空气中声速约为每秒330米,在水中约为每秒1 440米。
- 19.
声音释义: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声音大。 他听见了敲门的声音。报纸反映了群众的声音。
- 20.
多重反射释义:身体组织对照射超声波的反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