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宾相 宾相的意思
bīnxiàng

宾相

简体宾相
繁体賓相
拼音bīn xiàng
注音ㄅ一ㄣ ㄒ一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īn,(1) 客人。【组词】:宾客。来宾。宾馆。宾主。贵宾。宾至如归。(2) 同“傧”,傧相。(3) 服从,归顺。【组词】:宾服。宾附。(4) 姓。

xiāng xiàng,(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组词】: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组词】:相信。相烦。相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组词】:相亲。相中(zhòng)。(4) 姓。(1) 容貌,样子。【组词】: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2) 物体的外观。【组词】:月相。金相。(3) 察看,判断。【组词】: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组词】:辅相。宰相。首相。(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组词】: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9) 姓。

基本含义

指外表和内在相符,言行一致。

宾相的意思

宾相 [bīn xiàng]

1. 指引导、相助的人。宾,通“傧”。

3. 举行婚礼时赞礼者。

宾相 引证解释

⒈ 指引导、相助的人。宾,通“儐”。

汉 刘向 《说苑·臣术》:“君不用宾相而得社稷之圣臣,君之禄也。”

⒉ 举行婚礼时赞礼者。

元 施惠 《幽闺记·洛珠双合》:“[浄]老爷老夫人,宾相叩头。[外]起来。今日是黄道吉日,我与二位小姐招赘文武状元,你与我赞礼成亲。”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延赏赘皋》:“宾相是我,成就人间好事多。”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小女原不是他所生,儘他一声,不来就罢。叫宾相赞礼。”


宾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介宾释义:⒈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明 沉榜《宛署杂记·杂费》:“乡饮酒礼,每年二次…… 宛平县 该管正月份。相沿,上席六卓,正宾一,僎宾一,介宾一,主宾二,司正一。”参见“介僎”。⒉犹贵宾。《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却説 梁生 胡旦 因有势要亲眷,晁 家父子通以贵客介宾相待。”
    • 2.
      宾人释义:⒈宾相。举行典礼时导行仪节的人。⒉客人。
    • 3.
      献酢释义:谓主宾相互敬酒。
    • 4.
      相仪释义:⒈赞礼;司仪。 《左传·昭公七年》:“公如 楚,郑伯 劳于 师之梁。孟僖子 为介,不能相仪。”《文选·张衡<东京赋>》:“伯夷 起而相仪,后夔 坐而为工。”薛综 注:“伯夷,唐 虞 时明礼仪之官也。”南朝 宋 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六官眡命,九宾相仪。”⒉容貌仪态。《太平广记》卷二三二引 五代 范资《玉堂闲语》:“炉顶上有一僊人,戴远游之冠,着云霞之衣,相仪端妙。”
    • 5.
      阴纪释义:按照古代纳音之法,十二律与十二支相配,凡属寅、午、戌、亥、卯、未者为“阴纪”。一说,自蕤宾相生,至於应钟而终止,谓之“阴纪”。参阅 宋 沉括《梦溪笔谈·乐律一》。

宾相(bin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宾相是什么意思 宾相读音 怎么读 宾相,拼音是bīn xiàng,宾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宾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