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蔽 [zhàng bì]
1. 遮挡;遮蔽。
英[block;]
障蔽 引证解释
⒈ 遮蔽;遮盖。
引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功诚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真贤不得见障蔽,而佞巧不得窜其姦矣。”
《后汉书·何进传》:“太后母 舞阳君 及 苗 数受诸宦官赂遗,知 进 欲诛之,数白太后,为其障蔽。”
《太平广记》卷四五一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僧晏通》:“乃褰擷木叶草花,障蔽形体。”
老舍 《二马》第五段一:“树木,没有云雾的障蔽,好像分外高瘦了一些。”
⒉ 指遮盖物或障碍物。
引宋 叶适 《代人上书》:“夫两 淮,国之墙垣, 江 之障蔽也,宜在过为防虑,严设捍卫。”
李大钊 《宗教与自由平等博爱》:“我们的非宗教运动,就是要申明这个道理,使人们知道宗教实足为思想自由的障蔽。”
国语词典
障蔽 [zhàng bì]
⒈ 遮蔽。
例如:「浏海太长,容易障蔽视线。」
近屏蔽
障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翳释义:遮蔽,障蔽”之义。
- 2.
左轓释义:车厢左侧的障蔽。
- 3.
幕篱释义:用透纱罗全幅缀于帽檐上,并使之下垂障蔽全身。
- 4.
幻殇释义:佛教语,假象的障蔽之意。
- 5.
幻翳释义:佛教语。谓假象的障蔽。
- 6.
无明烦恼释义:“无明烦恼”又叫“无明惑”,是佛教用语。 无明烦恼是根本烦恼,能障蔽中道实相的道理,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断尽,就成佛。
- 7.
朱团扇释义:古代仪仗中障扇之一,用以障蔽风尘。
- 8.
条画释义:⒈条规;法令。唐 李翱《兵部武侍郎墓志》:“我将死,凡家事细大,皆有条画在文字矣。”《元史·郭宝玉传》:“﹝ 宝玉 ﹞又言:‘建国之初,宜颁新令。’帝从之。于是颁条画五章,如出军不得妄杀;刑狱惟重罪处死……”《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帝知其无辜,欲释其事,特命大赦,而 绰斯戩 增入条画内,独不赦前事。”⒉筹划;谋划。宋 叶适《代人上书》:“惟是垣墙障蔽之地,未有条画。”《明史·崔亮传》:“初,亮 居礼曹时,即位、大祀诸礼皆其所条画。”清 包世臣《与杨季子论文书》:“言事之文,必先洞悉所事之条理
- 9.
棺饰释义:殡葬时用以障蔽灵车与棺柩的帷盖。
- 10.
沈翳释义:⒈沉没不见。 ⒉埋没障蔽。
- 11.
油軿车释义:古代经过油饰供贵族妇女乘坐的四周有障蔽的车。
- 12.
炮笼释义:炮的障蔽物。
- 13.
点翳释义:污浊;阴影障蔽。
- 14.
筑障释义:谓筑屏障以为障蔽。
- 15.
纤翳释义:⒈微小的障蔽。 多指浮云。⒉指事情的障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其至少数抱猜忌之见,腾离间之口者,皆将为泰和所同化,而无復纤翳之留。”
- 16.
结轖释义:将轖连结起来。比喻心中郁结不畅。轖,用皮革缠迭而成的车旁障蔽物。
- 17.
翳荟释义:⒈草木茂盛,可为障蔽。⒉指丛生的杂草。
- 18.
翳蔚释义:障蔽。
- 19.
翳障释义:障蔽。 《西京杂记》卷四:“茂陵 轻薄者化之,皆以杂宝错厕翳障,以 青州 芦苇为弩矢,轻骑妖服,追随於道路,以为懽娱也。”《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24期:“剔除这些糟粕,除去这些翳障,依然可以看出当时广大劳动农民向自然界斗争的惊人智慧和丰富经验。”
- 20.
翼蔽释义:障蔽,遮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