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 [xú zhōu shì]
1. 在江苏省西北部、京沪和陇海两铁路交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苏鲁皖豫四省边境,向为军事要地。秦末楚(项羽)、汉(刘邦)曾在此争战。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即以此为中心。1945年设市。人口145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云龙山、云龙湖、华佗墓、兴化寺、黄河故道公园等。市南建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
国语词典
徐州市 [xú zhōu shì]
⒈ 城市名。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濒黄河旧河道,陇海、津浦两铁路交会于此,为江、皖、鲁、豫四省的交通要冲,自古即为军事重镇。旧为府,铜山县为其旧治,民国十一年自行开放为商埠。名胜有云龙山、戏马台、快哉亭等。今大陆地区的徐州为陇海线和京沪线的交会点,其地产煤,发展钢铁工业,成为一个工业都市。
徐州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里山释义:⒈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北。 传说 楚 汉 相争时,韩信 在 九里山 前列阵,十面埋伏,智取 项羽。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当日个谁展英雄手,能梟 项羽 头,把江山属俺炎 刘,全亏 韩元帅,九里山 前战鬭,十大功劳成就。”《水浒传》第四回:“九里山 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 乌江 水,好似 虞姬 别霸王。”⒉借指计谋。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原来那诗句儿里包笼着三更枣,简帖儿里埋伏着 九里山。”
- 2.
吕梁释义:⒈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即指此。《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吕梁 未发,河 出 孟门,大溢逆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陈毅《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⒉水名。也称 吕梁洪。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
- 3.
楚王山释义:山名。 原名 同孝山。在今 徐州市 铜山县 境。因 汉 楚元王 刘交 葬此而得名。相传山上有 霸王 项羽 的点将台,俗又称 霸王山。宋 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诗之一:“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 楚王山。”参阅《后汉书·郡国志三》“彭城”刘昭 注引《北征记》。
- 4.
燕子楼释义:楼名。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相传为 唐 贞元 时尚书 张建封 之爱妾 关盼盼 居所。张 死后,盼盼 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见 唐 白居易《〈燕子楼〉诗序》。一说,盼盼 系 建封 子 张愔 之妾。见 宋 陈振孙《白文公年谱》。后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宋 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 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红楼梦》第七十回:“粉堕 百花洲,香残 燕子楼。”清 洪亮吉《伊犁纪事诗》之二十:“南中 老守疎狂甚,尚忆东风 燕子楼。”原注:“太守有一妾,留 河南 亲串署内,时忆及之。”
- 5.
黄楼释义:楼名。 故址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据 宋 苏辙《黄楼赋》载:熙宁 十年秋七月乙丑,黄河 决口,水及 彭城 下。苏轼 适为 彭城 守。水未至,苏轼 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苏 又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至而民不溃。水退又请增筑 徐 城,故水既去,而民益亲,于是在城的东门筑大楼,垩以黄土,曰:“土实胜水。”徐 人相劝成之。后 苏辙、秦观 等都曾登 黄楼,览观山川,吊水之遗迹,作 黄楼 之赋。后以“黄楼”为登览山水,赋诗作文,以颂功德的典实。宋 晁冲之《再至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