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取 [bá qǔ]
1. 谓拔毛取血。
3. 选取,选拔。
拔取 引证解释
⒈ 谓拔毛取血。
引《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毛以示物,血以告杀,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
韦昭 注:“拔毛取血,献其备物也。”
⒉ 选取,选拔。
引《儒林外史》第七回:“周司业 知道是 广东 拔取的,如今中了,来京会试,便叫快请进来。”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方今朝廷正在整飭文风,自然要向清真雅正一路拔取人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比如你今番跟他去看卷子,只要能放出眼光,拔取几个真才。”
国语词典
拔取 [bá qǔ]
⒈ 选拔、任用。
例如:「希望借由这次的考试,拔取优秀的人才。」
近录用 选拔 选取
拔取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录用释义:收录(人员);任用:量材录用。 择优录用。
- 2.
选取释义:挑选采用:选取一条近路。 经过认真考虑,他选取了在职学习的方式。
- 3.
选拔释义:挑选(人才):选拔赛。 选拔运动员。选拔基层干部。
- 4.
选择释义:挑选:选择对象。选择地点。
- 5.
采取释义:⒈选择施行(某种方针、政策、措施、手段、形式、态度等):采取守势。采取紧急措施。⒉取:采取指纹。
- 6.
采用释义:认为合适而使用:采用新工艺。采用举手表决方式。那篇稿子已被编辑部采用。
拔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倒拔释义:⒈谓树木、立石等根部露出地面而倒仆。 ⒉谓背转着身子借助腰部的力量拔取东西。
- 2.
头筹释义:比喻第一位或第一名:拔取头筹。夺得头筹。
- 3.
扯挦释义:拉住拔取。
- 4.
拔取释义:选择录用:拔取人才。
- 5.
拔搴释义:拔取。
- 6.
搴旗取将释义: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形容勇猛善战。
- 7.
搴旗斩将释义: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 8.
搴旗斩馘释义:搴:拔;馘:首。拔取敌方旗帜,斩获敌人首级。比喻勇猛善战。
- 9.
搴旗释义:⒈拔取敌方旗帜。⒉高举旗帜。
- 10.
搴旗虏将释义:搴:拔取;虏:俘获。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11.
擢拔释义:⒈拔取。 ⒉犹耸出,耸拔。⒊提拔。
- 12.
攓取释义:拔取。
- 13.
斩将搴旗释义:指作战勇敢,杀敌立功。搴(qiān):拔取。
- 14.
斩将刈旗释义:砍杀敌将,拔取敌旗。 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 15.
斩将夺旗释义:砍杀敌将,拔取敌旗。 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 16.
般湼盘释义:略称涅槃。佛教语。谓超脱生死的境界,也指僧尼的圆寂。《涅槃经·序品》:“知佛不久当般湼槃,各各拔取无量无边诸妙莲华,来至佛所。”《魏书·释老志》:“释迦 年三十成佛,导化羣生,四十九载,乃於 拘尸那城 娑罗双树间,以二月十五日而入般湼槃。”
- 17.
陪台释义:臣之臣,末等奴隶。泛指微贱罪隶。《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僕,僕臣臺……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臺也。”宋 王安石《和微之登高斋》:“魏王 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臺。”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仆臣台义》:“僕则三代奴戮,今罪人为奴矣。谓之臺者,罪人为奴又逃亡,復获之则为陪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