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1) 成本的著作。【组词】: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组词】:书信。书札。书简。书函。(3) 文件。【组词】:证书。说明书。(4) 写字或写的字。【组词】: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5) 写文章。【组词】:大书特书。罄竹难书。(6) 字体。【组词】:草书。隶书。楷书。(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组词】:说书。听书。
dān,(1) 红色。【例句】: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2)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组词】:丸散膏丹。(3) 姓。
1. 刻碑前用朱笔在碑上书写文字,泛指书写碑志等。
例乃自书丹于碑。
英[write an epitaph; write with red ink for stone inscription;]
⒈ 古时刻碑,先用朱笔在石上写所要刻的文字,称“书丹”。后泛指书写碑志。 《后汉书·蔡邕传》:“﹝ 熹平 四年﹞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引灵帝 许之, 邕 乃自书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学门外。”
宋 王安石 《长安县太君王氏墓志》:“兄 安石 为誌如此,弟 安上 书丹。”
《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晁源 也便日逐料理出丧的事体,备了一分表礼,三十两书仪,要求 胡翰林 的墓誌, 陈布政 的书丹, 姜副 使的篆盖,俱收了礼,应允了。”
⒈ 用朱笔在碑石上书写,以便镌刻。后世称书写墓铭碑碣为「书丹」。
引《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熹平四年,……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水浒传·第三九回》:「小生只会作文及书丹,别无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