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遵养 遵养的意思
zūnyǎng

遵养

简体遵养
繁体遵養
拼音zūn yǎng
注音ㄗㄨㄣ ㄧ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ūn, ◎ 沿着,依照,按照。【组词】:遵守。遵照。恪遵。遵循。遵行。遵养时晦。

yǎng,(1) 抚育,供给生活品。【组词】: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组词】:养花。养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组词】:养子。养父。养母。(5) 教育,训练。【组词】:培养。教养。(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组词】: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 保护修补。【组词】:养路。

基本含义

遵守养育的责任,尽力抚养和教育子女。

遵养的意思

遵养 [zūn yǎng]

1. 谓顺应时势或环境而积蓄力量。

遵养 引证解释

⒈ 谓顺应时势或环境而积蓄力量。

《晋书·明帝纪》:“属 王敦 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帝崎嶇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祲。”
宋 苏辙 《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夏 人公然桀傲,不遣谢使,再遣兵马蹂践 涇原,朝廷方务遵养,不復诛讨。”
明 高启 《顾荣庙》诗:“崎嶇诸王幕,沉湎务遵养。”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十八章》:“在夫子立言之旨,则以见时未至而事未起,则 文王 遵养以为道;时已至而事已集,则 武 周 忧劳以见功。”


遵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养晦释义: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 不能从。”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 2.
      潜严释义:谓密敕严阵以待。《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默 据上流之势,加有船舰成资,故苞含隐忍,使有其地,朝廷得以潜严;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岂非遵养时晦以定大事者邪!”胡三省 注:“潜严,密敕诸军严装也。”
    • 3.
      耆昧释义:致昧,使之至于昏乱。《左传·宣公十二年》:“《汋》曰:‘於鑠王师,遵养时晦。’耆昧也。”杜预 注:“耆,致也,致讨於昧也。”孔颖达 疏:“致讨於昧者,言养之使昧,然后可讨之。”
    • 4.
      贡译释义:贡品和使者。南朝 宋 何承天《上安边疏表文》:“陛下临御以来,羈縻遵养,十餘年中,贡译不絶。”

遵养(zuny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遵养是什么意思 遵养读音 怎么读 遵养,拼音是zūn yǎng,遵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遵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