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密 三密的意思
sān

三密

简体三密
繁体
拼音sān mì
注音ㄙㄢ ㄇ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mì,(1)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组词】:紧密。稠密。茂密。严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2) 关系近,感情好。【组词】:密友。密亲。(3) 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组词】:秘密。保密。密谋。密电。密报。密使。密信。密诏。密旨。密探。(4) 精致,细致。【组词】:精密。细密。致密。密实(细密结实)。(5) 姓。

基本含义

指言辞密集、内容深奥、难以理解的文章或言论。

三密的意思

三密 [sān mì]

1. 佛教密宗以结印为身密,诵呪为语密,观理为意密。“三密相应”为修密之要。

三密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密宗以结印为身密,诵呪为语密,观理为意密。“三密相应”为修密之要。

《菩提心论》:“所言三密者:一身密者,如结契印,召请圣众是也;二语密者,如密诵真言,文句了了分明,无谬误也;三意密者,如住瑜珈,相应白浄月圆,观菩提心。”
南朝 梁 萧纲 《大法颂》:“三密不限,四辩难量。”


国语词典

三密 [sān mì]

⒈ 佛教金刚乘所传身、口、意的修行方法。即身密、语密、意密三者。身密谓结手印,语密谓持诵咒语,意密谓观想本尊。

唐·飞锡〈唐赠司空大兴善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影賛〉:「三密寂寥,九重哀悼。」


三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密释义:佛教密宗以结印为身密,诵呪为语密,观理为意密。“三密相应”为修密之要。
    • 2.
      三金释义:⒈三种金属。 多指金、银、铜。⒉佛教语。三密(身密、语密、意密)金刚的略称。
    • 3.
      密印释义:⒈即蜜印。 死后追赠官职所赐的蜡印。《晋书·山涛传》:“以 太康 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詔赐东园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五十万、布百匹,以供丧事,策赠司徒,密印紫綬,侍中貂蝉,新沓伯 密印青朱綬,祭以太牢,諡曰‘康’。”唐 刘禹锡《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先夫人亦四徙封,密印累累,邦族耸慕。”按,“蜜印”古籍多讹为“密印”。⒉佛教语。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志此本誓,以两手十指结种种之相,是为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深奥秘密,故云“密”。密宗多修密印法门,以身、口、意“三密相应”,手结印,心观想,口持咒
    • 4.
      密教释义:大乘佛教后起的一派,相对于“显教”而言。唐 开元 年间由 善无畏、金刚智 等传入 中国。自称受于法身佛 大日如来 亲证的秘密法门和真实言教。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和《苏悉地经》。两部秘法为“胎藏界”与“金刚界”。仪轨严格复杂,须由上师秘密传授,才能修行。主要修法是通过“三密相应”(结印、持咒、观想)而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乃至“即身成佛”。流行于 中国 西藏 等地区的,称为“藏密”(俗称“喇嘛教”);传入 日本 的,一般称为“真言宗”。唐 独孤及《佛顶尊胜陁罗尼幢赞序》:“故诸法生於假名
    • 5.
      秘密教释义:中国 佛教派别密宗的别称。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多运用通俗的诵咒祈祷,认为口诵真言(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印,便可即身成佛。传入我国 西藏 的也称藏密。
三密是什么意思 三密读音 怎么读 三密,拼音是sān mì,三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