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金刀 金刀的意思
jīndāo

金刀

简体金刀
繁体
拼音jīn dāo
注音ㄐㄧㄣ ㄉㄠ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组词】:黄金。金子。金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组词】: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组词】:现金。基金。挥金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例句】: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①钲声;②钟声)。金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例句】: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①盛酒器;②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组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8) 中国朝代名。【组词】:金代。(9) 姓。

dāo,(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组词】: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例句】: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组词】:刀币。(4) 姓。

金刀的意思

金刀 [jīn dāo]

1. 金和刀。古代货币。

2. “刘”字为卯、金、刀合成,故用以代指刘姓。

3. 剪子。

5. 武器。指刀剑。

金刀 引证解释

⒈ 金和刀。古代货币。

《汉书·食货志上》:“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颜师古 注:“金谓五色之金也……刀谓钱币也。”
唐 孟郊 《投所知》诗:“且将食蘗劳,酬之作金刀。”

⒉ “刘”字为卯、金、刀合成,故用以代指 刘 姓。

《汉书·王莽传中》:“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
唐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诗:“玉垒 经纶远,金刀歷数终。”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四》:“子大 以诗贺之曰:‘……金刀喜有南邻翁,曾吹藜燄丹霞峯。’”

⒊ 剪子。

唐 白居易 《题令狐家木兰花》诗:“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唐 李远 《剪綵》诗:“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十五:“婉孌闺中女,素手握金刀。”

⒋ 武器。指刀剑。

唐 王昌龄 《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乾。”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问 秦中 之故事,惟有卷衣;识行父之公忠,从无衣帛。既而金刀掩曜,桑笄归里。”


国语词典

金刀 [jīn dāo]

⒈ 一种汉代的货币。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论曰》:「及王莽篡位,忌恶刘氏,以钱文有金刀,故改为货泉。」

⒉ 金制的小刀。

唐·僖宗宫人〈金锁〉诗:「玉烛制袍夜,金刀呵手裁。」
宋·欧阳修〈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词:「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彩功夫异,称庆高堂欢幼稚。」


金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仙凫释义:⒈《后汉书·方术传·王乔》:“王乔 者,河 东人也。显宗 世,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常以“仙鳧”作为履的典实。唐 段成式《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诗:“掷履仙鳧起,撦衣蝴蝶飘。”唐 姚月华《制履赠杨达》诗:“金刀翦紫羢,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鳧,飞来入闺里。”唐 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诗:“仙鳧能作伴,罗袜共凌波。”⒉比喻足迹、行踪
    • 2.
      卢生释义:⒈秦 时 燕 方士。相传为 始皇 入海求神仙药不获而遁。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清 感惺《游侠传》第二出:“齐 与 鲁,张旗鼓,大声呼,三辅 楚。金刀在手武復武,狂潮澎湃不可沮,海处 卢生 满怀苦。”⒉为典实“黄粱梦”中人物。郁达夫《不知》诗之一:“王粲 登楼伤此日,卢生 逐梦悔当年。”参见“黄粱梦”。
    • 3.
      卯金释义:见“卯金刀”。
    • 4.
      卯金刀释义:谓刘姓。 《汉书·王莽传中》:“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后汉书·孔融传》:“我大圣之后,而见灭於 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宋 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诗:“司马 寒如灰,礼乐卯金刀。”亦省作“卯金”。《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讖记曰:‘刘秀 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李贤 注:“卯金,‘刘’字也。”宋 王安石《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古来帝王姓氏上应图讖,如 汉 号卯金,晋 称典午。”
    • 5.
      宝货释义:⒈古代货币名。 传说为 周景王 所铸大钱。其文字为“宝货”。《汉书·食货志下》:“周景王 时,患钱轻……卒铸大钱,文曰‘宝货’。”清 蔡云《癖谈》卷四:“景王 钱文字不可考。唐固 云:‘大钱文曰“大泉五”。’班固 云:‘大钱文曰“宝货”。’韦昭 以为皆非事实。”⒉古代货币名。王莽 更改币制所发行的各种货币的通称。《汉书·食货志下》:“莽 即真,以为书‘刘’字有金刀,迺罢错刀、契刀及五銖钱,而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⒊古代货币名。金 代作为货币流通的银锭。《金史·食货志三》:“旧例
    • 6.
      掺掺释义:⒈女手纤美貌。 《诗·魏风·葛屦》:“掺掺女手,可以缝裳。”毛 传:“掺掺,犹纤纤也。”南朝 宋 刘铄《白紵曲》:“佳人举袖耀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唐 李咸用《塘上行》:“红綃撇水荡舟人,画橈掺掺柔荑白。”明 叶小鸾《艳体连珠·手》:“故春日迴文,逞掺掺于机锦;秋风捣练,响皎皎於砧声。”清 纳兰性德《和元微之杂忆诗》之二:“春葱背痒不禁爬,十指掺掺剥嫩芽。”⒉盛大众多貌。《南齐书·祥瑞志》引 王子年 歌:“三禾掺掺林茂孳,金刀利刃 齐 刈之。”
    • 7.
      灵菌释义:即灵芝。清 吴任臣《十国春秋·吴·刘得常》:“高祖 时,华姥山 一夕有童子歌曰:‘灵菌长,金刀响。’山中人数闻之,虑有兵。是年盛产黄芝,经月枯悴,得常 遂逝焉。”参见“灵芝”。
    • 8.
      玉剪释义:⒈亦作“玉翦”。剪刀的美称。明 梅鼎祚《玉合记·祝发》:“蝉鬟翠减,螓首蓬飞,尚恐人多忌也,玉翦将伊断,膏沐为谁施。”清 郑燮《感怀》诗:“分明一匹鸳鸯锦,玉剪金刀请自裁。”⒉用玉剪成的。喻事物之美。宋 程垓《减字木兰花》词:“玉翦云裁,不比浮花共蒂开。”宋 吴文英《汉宫春·寿梅津》词:“练鹊锦袍仙使,有青娥传梦,月转参移。逋山傍鶯繫马,玉翦新辞。”⒊指燕子。因其尾似剪,故称。明 时中《白燕》诗:“珠帘十二中间捲,玉剪一双高下飞。”清 陈维崧《绮罗香·清明感旧》词:“怕今年玉剪来时,是去年鈿车停处。”清
    • 9.
      穇穇释义:茂密貌。明 杨慎《古今风谣·王子年歌》:“三禾穇穇林茂滋,金刀利刃齐刈之。”
    • 10.
      贝齿释义:⒈腹下洁白,有刻如鱼齿的贝。 也称齿贝。晋 法显《佛国记》:“市无屠行及酤酒者,货易则用贝齿。”《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又出瑇瑁、贝齿、古贝、沉木香。”《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国》:“以贝齿为货,有金刚、旃檀、鬱金,与 大秦、扶南、交趾 相贸易。”⒉像编贝一样洁白整齐的牙齿。唐 黄滔《汉宫人诵<洞箫赋>赋》:“风流无比,吟哦於贝齿朱脣。”宋 范纯仁《尹判官墓志》:“嗣復 在幼,星眸贝齿,爽如秋隼,一翥千里。”《随园诗话》卷一引 清 胡天游《咏葡萄》:“软谢金刀切,津宜贝齿湝。”
    • 11.
      金贝释义:金刀龟贝。古代用作货币。亦泛指金钱财货。
    • 12.
      金银珠宝释义:金:泛指用金做成的东西或钱币,如金子、金刀等;银:泛指用银做成的东西或钱币,如银两、银雕塑等;珠:泛指珍珠;宝:泛指宝石;金银珠宝:泛指一个人很富有,有很多用金银制成的东西和银两,金子,享受着各种蓝珍珠、绿珍珠、红宝石、蓝宝石等珠宝。比喻人很奢侈。
    • 13.
      食货释义:⒈古代用以称国家财政经济。语出《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孙星衍疏:“《汉书·食货志》云:‘《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穀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东观汉记·马援传》:“富民之本,在於食货。”严复《有如三保》:“既通矣,则中外食货,犹水互注,必趋於平,又无疑也。”⒉食和货。粮食等食物和钱财、货物。

金刀(jin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金刀是什么意思 金刀读音 怎么读 金刀,拼音是jīn dāo,金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金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