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鹳雀 鹳雀的意思
guànquè

鹳雀

简体鹳雀
繁体鸛雀
拼音guàn què
注音ㄍㄨㄢˋ ㄑㄩ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àn,(1) 鸟,羽毛灰白色或黑色,嘴长而直,形似白鹤,生活在江、湖、池沼的近旁,捕食鱼虾等。

què qiǎo qiāo, ◎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组词】: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 〔雀子〕即“雀斑”。 ◎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例句】:雀盲眼(即“雀(què )盲”)。家雀。

基本含义

形容鸟类的大小差异很大。

鹳雀的意思

鹳雀 [guàn què]

1. 即鹳。水鸟名。

3. 指鹳雀楼。

鹳雀 引证解释

⒈ 即鹳。水鸟名。

《诗·豳风·东山》“鸛鸣于垤” 三国 吴 陆玑 疏:“鸛,鸛雀也。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作巢,大如车轮,卵如三升桮。望见人按其子令伏,径舍去。一名负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灶,一名皁裙。又泥其巢一傍为池,含水满之,取鱼置池中,稍稍以食其雏。”
《旧五代史·周书·齐藏珍传》:“扬州 地实卑湿,食物例多腥腐,臣去岁在彼,人以鱓鱼馈臣者,视其盘中虬屈,一如虵虺之状,假使鸛雀有知,亦应不食,岂况於人哉!”

⒉ 指鹳雀楼。

清 顾炎武 《蒲州西门外铁牛唐时所造以繫浮桥者今河西徙十馀里矣》诗:“失水黿鼉没,依城 鸛雀 邻。”


鹳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鳣释义:东汉 杨震 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
    • 2.
      冠雀释义:即鹳雀。
    • 3.
      更上一层楼释义: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后来用“更上一层楼”比喻再提高一步:今年力争生产更上一层楼。
    • 4.
      登鹳雀楼释义:诗篇名。 唐代王之涣作。鹳雀楼,在今山西永济。全文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出登临所见的壮阔景色,气象雄浑;后两句将诗篇导入新境界,富有哲理。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登鹳雀楼】诗篇名。唐代王之涣作。鹳雀楼,在今山西永济。全文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出登临所见的壮阔景色,气象雄浑;后两句将诗篇导入新境界,富有哲理。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 5.
      皂君释义:鹳雀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鹳》。
    • 6.
      负釜释义:鹳雀的别名。
    • 7.
      魏国山河释义: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武侯 浮 西河 而下,中流,顾而谓 吴起 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唐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汉 家簫鼓空流水,魏国 山河半夕阳。”亦作“魏国山川”。
    • 8.
      鹳雀释义:⒈即鹳。 水鸟名。⒉指鹳雀楼。
    • 9.
      鹳雀楼释义:唐 代 河中府 的名胜。 原在 山西 蒲州府 西南(今 永济县),前瞻 中条山,下瞰 大河。因常有鹳雀栖息,故名。后为 河 水冲没。
    • 10.
      鹳鹊释义:即鹳雀。
    • 11.
      鹳鹊楼释义:即 鹳雀楼。
    • 12.
      黑尻释义:⒈鹳雀的别名。⒉高邮人的绰号。

鹳雀(guanq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鹳雀是什么意思 鹳雀读音 怎么读 鹳雀,拼音是guàn què,鹳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鹳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