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引弓 引弓的意思
yǐngōng

引弓

简体引弓
繁体
拼音yǐn gōng
注音ㄧㄣˇ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ǐn,(1) 拉,伸。【组词】:引力。引颈。引而不发。引吭高歌。(2) 领,招来。【组词】:引见。引子。引言。引导。引荐。抛砖引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组词】:引文。引用。援引。(4) 退却。【组词】:引退。引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例句】:发引(出殡)。

gōng,(1)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组词】:弓箭。弓弩。飞鸟尽,良弓藏。(2)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组词】:胡琴弓子。弓鞋。(3)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4) 弯曲。【组词】:弓身。(5) 姓。

基本含义

拉弓射箭,比喻发动战争或发起行动。

引弓的意思

引弓 [yǐn gōng]

1. 拉弓。

3. 持弓。谓善于骑射。

引弓 引证解释

⒈ 拉弓。

《战国策·楚策四》:“臣为君引弓,虚发而下鸟。”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宋史·兵志一》:“英宗 即位,詔诸道选军士能引弓二石、彍弩四石五斗送京师閲试,第升军额。”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奋威》:“近閲《唐书》, 马北平 之下 长春宫,贼亦引弓不射。”

⒉ 持弓。谓善于骑射。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汉书·李陵传》:“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围攻之。”


引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参释义:⒈指古代贵族妇女进宫参见。唐 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每至三元上贺,五日中参,进对精华,折旋舒婉。”《宋史·张永德传》:“马(马氏)预中参,时年八十一,太宗 劳之,赐冠帔,封 莒国 太夫人。”⒉谓引弓满三尺之数。《周礼·考工记·弓人》:“弓有六材焉,维干强之,张如流水;维体防之,引之中参。”郑玄 注:“谓体定张之弦居一尺,引之又二尺。”贾公彦 疏:“其引之皆三尺,以其矢长三尺须满故也。”
    • 2.
      引弦彄释义:射箭时套在右手拇指上钩引弓弦的工具。
    • 3.
      怯弦释义:战国 时 更嬴 善射,曾引弓虚发,惊下受伤未愈的飞雁。见《战国策·楚策四》。后因以“怯弦”比喻受过挫折而胆怯。
    • 4.
      悬虱释义:传说古代 纪昌 学射于 飞卫,飞卫 叫他学目不转瞬。纪昌 归而卧于其妻织机之下,凝视织机转动而目不动。两年以后,飞卫 又叫他练目力,要做到视小如大,视隐如显。纪昌 乃以牛毛系一虱于南窗,日夜注视,三年之后,目视虱大如车轮,视他物如丘山,于是引弓射虱,矢贯虱心而悬毛不绝。见《列子·汤问》。后以“悬虱”为学艺专精之典。金 元好问《愚轩为赵宜之赋》:“守宫缘壁夸覆射,悬虱如轮规命中。”清 谭嗣同《仁学》一:“悬虱久视,大如车轮;牀下蚁动,有如牛斗,眼耳果足恃耶否耶?”
    • 5.
      挽弓释义:挽弓,引弓。
    • 6.
      攀望释义:攀拉追望。极言不忍分离。唐 郭周藩《谭子池》诗:“言讫辞冲虚,杳靄上玄微。凡情留不得,攀望众号悲。”《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斥回随驾卫士,至于攀望慟哭,童贯 遂令亲兵引弓射之。”
    • 7.
      牵弓释义:引弓,拉弓。
    • 8.
      理弋释义:犹引弓。
    • 9.
      画乌亭释义:指亭障。汉明帝 令天下亭障皆画乌,故称。明 陈继儒《枕谭·亭堠》:“升菴 有纪行诗:‘山遮延鷺堠,江绕画乌亭。’用事甚僻,而不知出处。按 元魏 改官制,以候望官为白鷺,取延望之意,其时亭堠多刻鷺像也。上句用此。《汉明帝起居注》:帝巡狩过亭障,乌鸣,亭长引弓射中之,奏曰:乌鸟哑哑,引弓射左腋,陛下寿万年,臣为二千石。帝悦,令天下亭障皆画乌。下句用此。”
    • 10.
      纪昌释义:古代传说中的善射者。学射于 飞卫。尝以氂悬虱于窗牖,引弓射之,贯虱之心而氂不断。见《列子·汤问》。
    • 11.
      翔步释义:安步,缓步。三国 蜀 秦宓《奏记州牧刘焉荐儒士任定祖》:“此乃承平之翔步,非乱世之急务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彭海秋》:“因而离舟翔步,觉有里餘。”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辫髮胡服之虞,旃裘引弓之民,翔步於 无余 之旧疆者盖二百餘年矣。”
    • 12.
      虚弦释义:空弦。言弦上无箭。传说 战国 时 更羸 曾引弓虚发,惊下受伤的雁。见《战国策·楚策四》。

引弓(yin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引弓是什么意思 引弓读音 怎么读 引弓,拼音是yǐn gōng,引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引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