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复 [xīng fù]
1. 犹恢复。
兴复 引证解释
⒈ 犹恢复。
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德横天地,兴復宗统,褒德赏勋,亲睦九族。”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兴復 汉 室,还于旧都。”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后之人主,不幸失其都邑,而为兴復之计者,其念之哉!”
鲁迅 《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可惜前有 慈禧太后,后有 袁世凯 -- 清 末的兴复海军捐建设了 颐和园。”
兴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修举释义:⒈兴复;恢复。宋 范仲淹《奏乞两府兼判》:“至岁终,具礼乐有所损益,或废坠有所修举,画一进呈。”《明史·叶昇传》:“在镇六年,边备修举,外寇不敢犯。”⒉推行。宋 王安石《上富相公书》:“某不肖,当朝廷选用才能、修举法度之时,不以罪废而蒙器使,此其幸固已多矣。”⒊举办;举行。明 张居正《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今一应大典礼,俱已次第修举。”⒋谓事务处理及时、得当。《旧唐书·李渤传》:“少府监 裴通,职事修举,合考上中。”
- 2.
兴废释义:⒈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唐 温庭筠《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陈毅《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⒉指兴复废毁的事物。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 3.
匡扶汉室释义:又称兴复汉室,狭义上说就是帮助扶持汉朝的皇室,恢复汉朝的统治。
- 4.
复社释义:明 末 江南 士大夫主张改良政治的文学结社之一。明 天启 时 江 南 张溥、陈贞慧 等初结应社,崇祯 六年又集合南北文社中人,会于 苏州 虎丘,取兴复绝学之义,成立复社,继东林党之后,以讲学批评时政。南明 弘光 时,屡受 马士英、阮大鋮 的迫害。清 军南下,复社主要人物 吴应箕、陈子龙 等参加抗 清,殉难。顺治 九年,复社被 清 政府取缔解散。
- 5.
岳麓书院释义:岳,亦作“岳”。故址在 湖南 善化县(今 长沙市)西 岳麓山 抱黄洞 下。宋 开宝 九年(公元976年)潭州 太守 朱洞 初建讲堂和书斋。咸平 二年(公元999年)州守 李允 又加扩建。大中祥符 五年(公元1012年)山长 周式 呈请州守 刘师道 再加扩建。大中祥符 八年赐额。旋废置。南宋 乾道 初年兴复,淳熙 末年又废置。光宗 绍熙 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 任 湖南 安抚使时,又加兴复扩建,聘 醴陵 贡生 黎贵臣 充讲书执事,置田五十顷,学生多达千余人。为 宋 代四大书院之一。参见“四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