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洲 中洲的意思
zhōngzhōu

中洲

简体中洲
繁体
拼音zhōng zhōu
注音ㄓㄨㄥ ㄓ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zhōu,(1) 水中的陆地。【组词】:沙洲。洲渚。(2) 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组词】:七大洲。洲际导弹。

基本含义

指地理上位于两水之间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处于两个有利条件之间的地位。

中洲的意思

中洲 [zhōng zhōu]

1. 洲中。海中仙岛,借称道士所居。

中洲 引证解释

⒈ 洲中。

《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王逸 注:“中洲,洲中也。水中可居者曰洲。”
唐 李白 《捣衣篇》:“万里 交河 水北流,愿为双鸟泛中洲。”
清 顾炎武 《金山》诗:“黄旗亘 长江,战鼓出中洲。”

⒉ 海中仙岛,借称道士所居。

唐 李颀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诗:“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中洲俄已到,至理得而闻。”


中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国释义:东方之国。 上古指 齐、鲁、徐夷 等国。《国语·吴语》:“昔 楚灵王 不君……踰诸 夏 而图东国。”韦昭 注:“东国,徐夷 吴 越。”《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 秦 也,欲王之令 楚王 割东国以与 齐,而 秦 出 楚怀王 以为和。”张守节 正义:“东国,齐、徐夷。”《文选·陆机〈演连珠〉》:“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李善 注:“东国,谓 鲁 也。”近代多指 中国 以东的 日本、朝鲜 等国。清 王韬《<三岛中洲文集>序》:“东国於二十年间维新建治,政令一更。”清 王士禛《
    • 2.
      捐玦释义:捐弃玉玦。喻出会相爱者未遇因失望而捐弃信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 江 中,遗余佩兮 醴 浦。”南朝 齐 谢朓《七夕赋》:“軾帝车而捐玦,凌天津而上翔。”南朝 梁 沉约《湘夫人》诗:“捐玦置 澧 浦,解珮寄中洲。”
    • 3.
      撚支释义:香草名。 一说木名。《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搴薜荔於山野兮,采捻支於中洲。”王逸 注:“捻支,香草也……支,一作‘枝’。”洪兴祖 补注:“捻,音烟。相如 赋云:‘枇杷橪柿。’其字从木。郭璞 云:橪支,木也。”
    • 4.
      注辇释义:古国名。故地在今 印度 科罗曼德耳 海岸。宋 大中祥符 八年曾遣使来 中国 通好。自十一世纪前期至十五世纪前期,同 中国 保持悠久的友好关系。宋 欧阳修《答圣俞白鹦鹉杂言》诗:“海中洲岛穷人迹,来市 广州 纔八国。其间 注輦 来最稀,此鸟何年随海舶?”参阅《宋史·外国传五·注辇》。
    • 5.
      烜洲释义:古代传说中的海中洲名。
    • 6.
      玄渚释义:⒈深池。⒉水中洲渚。
    • 7.
      繙经释义:犹读经。 清 徐增《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清 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繙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
    • 8.
      翻经释义:⒈指翻译佛经。隋 杜宝《大业杂记》:“门南 洛水 有 翊津桥,通翻经道场。”唐 温庭筠《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客儿 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按,客儿,谢灵运 小字。⒉繙經:犹读经。清 徐增《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清 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繙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⒊台名。在今 江西省 临川市。南朝 宋 谢灵运 为 临川 内史,于府治南 宝应寺 翻《涅槃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 翻经台。唐 颜真卿 有《抚州宝应寺翻经臺记》

中洲(zhongz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中洲是什么意思 中洲读音 怎么读 中洲,拼音是zhōng zhōu,中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