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当 [wèn dāng]
1. 问。当,语助词。
问当 引证解释
⒈ 问。当,语助词。
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维摩 卧疾於方丈,仏勑 文殊 专问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没留没乱,不言不语,儘夫人问当。”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二折:“岂敢行唐,大走向庭前去问当。”
国语词典
问当 [wèn dāng]
⒈ 询问或盘问。
引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做贼的要见赃,犯奸的要见双,一行人怎问当?」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岂敢行唐,大走向庭前去问当。」
问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蟹不如一蟹释义:艾子来到沿海的地方,看见一物扁而圆,有很多腿。他不认识,就问当地居民,当地人告诉他那是一种螃蟹。后来艾子又看到了好几种螃蟹,但一种比一种小,艾子叹了口气说:“怎么一蟹不如一蟹呢!”(见于托名苏轼的《艾子杂说》)后来比喻一个比一个差。
- 2.
些箇释义:⒈亦作“些个”。犹言多少,几许,若干。宋 周邦彦《意难忘·美咏》词:“些箇事,恼人肠,试説与何妨。”《朱子语类》卷六五:“上面消了些箇时,下面便生了些箇。”元 薛昂夫《殿前欢·秋》套曲:“问当年 赤壁 乐如何,比 西湖 画舫争些箇。”老舍《女店员》第五场:“您得帮助我们发明些个洗菜的、掐豆芽菜须子的机器。”⒉一点儿。宋 辛弃疾《小重山·末利》词:“略开些箇未多时,窗儿外,却早被人知。”《水浒传》第二七回:“不敢轻慢他些箇。”《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这两天我老拙忙些个。”
- 3.
学海释义:⒈汉 扬雄《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 ”言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动,所以不至于山。谓做学问当如河川流向大海,日进不已。北齐 邢卲《广平王碑》:“志犹学海,业比登山。”⒉谓学问渊博。亦指学问渊博的人。晋 王嘉《拾遗记·后汉》:“何休 木訥多智,三坟五典、阴阳算术、河洛讖纬及远年古谚、歷代图籍,莫不成诵也……京师谓 康成 为‘经神’、何休 为‘学海’。”宋 司马光《送导江李主簿君俞》诗:“学海无涯富,辞锋一战勋。”清 王晫《今世说·赏誉》:“朱 名 鹤龄,
- 4.
庞儿释义:亦作“龎儿”。 脸庞。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甫能相见,擗着箇庞儿那下。儘人问当,佯羞不答;万船哀告,手摸着裙腰儿做势煞。您不偢人,俺怎敢嗔他?”元 沙正卿《斗鹌鹑》套曲:“实丕丕罪犯先招受,直到拆倒了龎儿罢收。”《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公子俊俏庞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与 十娘 一双两好,情投意合。”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只是年光已在她眼圈边画上一道淡淡的黑圈,双颊退红,庞儿不如照片上那么丰满,腰支也不如十年前‘二九年华’时的那般软款了!”
- 5.
抱琵琶释义:语出 唐 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清 李渔《蜃中楼·义举》:“若不是逼抱琵琶,怎显他节操冰霜。”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诗曰:‘含顰忆昔侍尊前,丽服明妆似水仙。今日相逢卿老矣,不堪回首问当年。不抱琵琶过别船,芳心与石一般坚。’”
- 6.
散收释义:将罪犯单独囚禁,不使混杂。 《元典章·刑部一·刑名》:“蒙古 人犯罪散收。”《元典章·刑部一·刑名》:“达鲁花赤与众官人一同问当,得实,将犯繫腰合鉢去了,散收。”《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凡牢狱禁繫囚徒,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废疾散收,轻重不许混杂。”
- 7.
祖生释义:东晋 名将 祖逖,率部渡 长江 时中流击楫,誓复中原。所部纪律严明,得到沿途各地人民拥护,收复 黄河 以南地区。由于 东晋 内部迭起纠纷,对他不加支持,他大功未成,忧愤而死。后世诗文常用此典故,称 祖逖 为 祖生。《晋书·刘琨祖逖传赞》:“祖生 烈烈,夙怀奇节。扣楫中流,誓清凶孽。”唐 胡曾《咏史诗·豫州》:“策马行行到 豫州,祖生 寂寞水空流。”宋 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 去后,有人来否?”明 徐复祚《投梭记·渡江》:“抚景追思,投鞭欲济谁敢尸,矫矫 祖生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