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 [duì chèn]
1. 指图形或物体两对的两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英[symmetry; symmetrical;]
对称 引证解释
⒈ 指第二人称。
引朱自清 《你我》:“利用呼位,将他称与对称拉在一块儿。”
⒉ 物体或图象对某一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相互对应。
引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画面构成的第一条原则是‘对称’:左右相等,不偏不倚。”
国语词典
对称 [duì chèn]
⒈ 专指以无形的一条线作轴时,在其上下或左右排列的形象完全相同的一种形式。
例如:「人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
对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位置释义:⒈所在或所占的地方:大家都按指定的位置坐了下来。⒉地位:《狂人日记》在我国新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⒊指职位:谋了个科员的位置。
- 2.
匀称释义:均匀;比例和谐:穗子又多又匀称。 字写得很匀称。身段匀称。
- 3.
平衡释义:⒈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上相等或相抵:收支平衡。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各个力互相抵消,物体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⒊哲学上指矛盾暂时的、相对的统一。
- 4.
相称释义:⒈〈形〉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⒉〈动〉互相称呼。
对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般从重释义:“特别从重”的对称。
- 2.
一院制释义:“两院制”的对称。议会只设一个议院,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芬兰、丹麦、新加坡、突尼斯等国采用。主张者的理由是:公意只有一个,不必设立两院;且一院办事便捷,容易通过法案,可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 3.
七善律仪释义:‘七不善律仪’之对称。 略称七律仪。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七种戒律。
- 4.
不溯既往释义:“溯及既往”的对称。法律只适用于它施行后所发生的事项,而不适用于它施行前所发生的事项的原则。
- 5.
东王公释义:亦作“东皇公”。 神话中的仙人名。掌管男仙名籍。与 西王母 对称。
- 6.
东班释义:古代朝会时,排列在朝堂东侧的位次,多为文官。与西班对称。《明史·礼志七》:“万历 三年令常朝日记注起居官四人,列於东班给事中上,稍前,以便观听。”
- 7.
中山陵释义: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建于1926—1929年,在南京紫金山。设计人为建筑师吕彦直。陵墓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平面呈钟形。建有牌坊、甬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平易近人。主体结构采用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为重檐歇山蓝琉璃瓦顶,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
- 8.
中心轴释义:中心轴一般是指把平面或立体分成对称部分的直线;是指一个物体或一个三维图形绕着旋转或者可以设想着旋转的一根直线,也叫轴线。
- 9.
九尾鲍释义:干石鳖,属于海洋软体动物,壳成船型,由重叠对称的鳞片组成。
- 10.
云聚释义:社团宗旨云聚社致力于使高中生感性地认识大学、认识复旦,以及解读复旦招生政策,极力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给高中生带来的困惑。
- 11.
从品释义:副品,与“正品”对称。 如正品为一品至九品,副品则为从一品至从九品。
- 12.
体空观释义:为‘析空观’之对称。
- 13.
侧向释义:在应力分析中,与物体对称平面垂直的方向。
- 14.
偶函数释义:设y=f是定义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的函数,如果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一个x,都有f(-x)=f,那么函数y=f称为偶函数。它的图像关于y轴成轴对称。
- 15.
偶蹄目释义:有蹄类哺乳动物之一目,包括牛、绵羊、山羊、羚羊、鹿、长颈鹿、骆驼、河马、猪以及有关种类,前后足具功能的趾数为偶数,每一足之第三趾均与第四趾对称而成对。
- 16.
光轴释义:光束(光柱)的中心线,或光学系统的对称轴。
- 17.
公田释义: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 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朱熹 集传:“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而同养公田也。”《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孔颖达 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
- 18.
具体概念释义:“抽象概念”的对称。传统逻辑指反映具体事物的概念。其外延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如杨浦大桥、雷锋),或是一类事物(如电冰箱、自行车)。
- 19.
前件释义:⒈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槐柳楸梓梧柞》:“凡为家具者,前件木皆所宜种。”《旧唐书·东夷传·日本国》:“元和 元年 日本国 使判官 高阶真士 上言:‘前件学生,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宋 苏轼《乔执中两浙运副张安上提刑制》:“其谨视贪吏以无害我成法,可依前件。”⒉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
- 20.
化他释义:教化他人,“自行”之对称。
对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般从重释义:“特别从重”的对称。
- 2.
一院制释义:“两院制”的对称。议会只设一个议院,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芬兰、丹麦、新加坡、突尼斯等国采用。主张者的理由是:公意只有一个,不必设立两院;且一院办事便捷,容易通过法案,可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 3.
七善律仪释义:‘七不善律仪’之对称。 略称七律仪。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等七种戒律。
- 4.
不溯既往释义:“溯及既往”的对称。法律只适用于它施行后所发生的事项,而不适用于它施行前所发生的事项的原则。
- 5.
东王公释义:亦作“东皇公”。 神话中的仙人名。掌管男仙名籍。与 西王母 对称。
- 6.
东班释义:古代朝会时,排列在朝堂东侧的位次,多为文官。与西班对称。《明史·礼志七》:“万历 三年令常朝日记注起居官四人,列於东班给事中上,稍前,以便观听。”
- 7.
中山陵释义: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建于1926—1929年,在南京紫金山。设计人为建筑师吕彦直。陵墓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平面呈钟形。建有牌坊、甬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平易近人。主体结构采用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为重檐歇山蓝琉璃瓦顶,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
- 8.
中心轴释义:中心轴一般是指把平面或立体分成对称部分的直线;是指一个物体或一个三维图形绕着旋转或者可以设想着旋转的一根直线,也叫轴线。
- 9.
九尾鲍释义:干石鳖,属于海洋软体动物,壳成船型,由重叠对称的鳞片组成。
- 10.
云聚释义:社团宗旨云聚社致力于使高中生感性地认识大学、认识复旦,以及解读复旦招生政策,极力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给高中生带来的困惑。
- 11.
从品释义:副品,与“正品”对称。 如正品为一品至九品,副品则为从一品至从九品。
- 12.
体空观释义:为‘析空观’之对称。
- 13.
侧向释义:在应力分析中,与物体对称平面垂直的方向。
- 14.
偶函数释义:设y=f是定义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上的函数,如果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一个x,都有f(-x)=f,那么函数y=f称为偶函数。它的图像关于y轴成轴对称。
- 15.
偶蹄目释义:有蹄类哺乳动物之一目,包括牛、绵羊、山羊、羚羊、鹿、长颈鹿、骆驼、河马、猪以及有关种类,前后足具功能的趾数为偶数,每一足之第三趾均与第四趾对称而成对。
- 16.
光轴释义:光束(光柱)的中心线,或光学系统的对称轴。
- 17.
公田释义: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 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朱熹 集传:“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而同养公田也。”《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孔颖达 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
- 18.
具体概念释义:“抽象概念”的对称。传统逻辑指反映具体事物的概念。其外延或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如杨浦大桥、雷锋),或是一类事物(如电冰箱、自行车)。
- 19.
前件释义:⒈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槐柳楸梓梧柞》:“凡为家具者,前件木皆所宜种。”《旧唐书·东夷传·日本国》:“元和 元年 日本国 使判官 高阶真士 上言:‘前件学生,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宋 苏轼《乔执中两浙运副张安上提刑制》:“其谨视贪吏以无害我成法,可依前件。”⒉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
- 20.
化他释义:教化他人,“自行”之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