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愤怒 愤怒的意思
fèn

愤怒

简体愤怒
繁体憤怒
拼音fèn nù
注音ㄈㄣˋ ㄋ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n, ◎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组词】:气愤。愤悱(郁闷)。愤慨。愤怒。愤然。悲愤。激愤。愤恚。公愤。义愤填膺。愤世嫉俗。

nù,(1) 生气,气愤。【组词】: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2) 气势盛。【组词】:怒涛。怒火。心花怒放。(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组词】:怒族。(4) 谴责。【例句】:“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基本含义

指愤怒到极点,气得头发竖起。

愤怒的意思

愤怒 [fèn nù]

1. 非常气愤(激动到极点)

[anger; wrath; fury; indignation;]

愤怒 引证解释

⒈ 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汉书·魏相传》:“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幘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使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
明 方孝孺 《与友人论井田书》:“且 王莽 之乱,非为井田也,欺 汉 家之老母而夺其璽,称制於海内,海内之人愤怒,思剖其心而食之,故因变奋起。”
鲁迅 《华盖集·杂感》:“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国语词典

愤怒 [fèn nù]

⒈ 生气、发怒。

《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陈留王奂传》:「吴将吕兴因民心愤怒,又承王师平定巴蜀。」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刘铢尸弃于市,军士愤怒,有碎磔其肉以?犬者。」

愤懑 愤慨 愤激 气忿 义愤


愤怒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义愤释义: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满腔义愤。义愤填膺。
    • 2.
      恼怒释义:⒈生气;发怒:这些恶毒的攻击,使他十分恼怒。 ⒉使恼怒;触怒:一句话恼怒了他,于是再也不和我说话了。
    • 3.
      愤慨释义:气愤不平:无比愤慨。无耻行为,令人愤慨。
    • 4.
      愤懑释义:气愤,心中抑郁 不平。懑(mèn)。
    • 5.
      愤激释义:愤怒而激动:愤激的情绪。
    • 6.
      气忿释义:⒈同“气愤”。 ⒉身份,体面。
    • 7.
      气愤释义:生气;愤恨:他听了这种不三不四的话非常气愤。
    • 8.
      生气释义:⒈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孩子考试成绩很差,妈妈非常生气。 快去认个错吧,他还在生你的气呢!⒉生命力;活力:生气勃勃。青年是最有生气的。
    • 9.
      盛怒释义:大怒。

愤怒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高兴释义:⒈愉快而兴奋:听说你要来,我们全家都很高兴。⒉带着愉快的情绪去做某件事;喜欢:他就是高兴看电影,对看戏不感兴趣。

愤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幺娘释义:⒈詈语。表示怨恨、愤怒等感情。么,这么。元 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到来日 云阳 闹市中,杀么娘七代先灵!”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驴上碎分张,浑身的害么娘椀大血疔疮。”⒉语气词。犹吧。《全元散曲·步步娇》:“独宿鸳幃甚情况,疾睡来么娘!百忙里铰甚么鞋儿样。”
    • 2.
      万目睚眦释义: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 3.
      不平释义:⒈不公平:看见了不平的事,他都想管。⒉不公平的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⒊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愤愤不平。⒋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消除心中的不平。
    • 4.
      义愤释义: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满腔义愤。义愤填膺。
    • 5.
      乾菜释义:蔬菜的干制品。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蔓菁》:“拟作乾菜及酿菹者,割讫,则寻手择治而辫之,勿待痿。”王西彦《一个小人物的愤怒》:“马希贤 先生推出那一小碗女人给他特备的干菜炒肉丁,他把它分发给孩子们。”
    • 6.
      二二八武装起义释义: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台湾专卖局武装缉私员在台北抢劫、殴打小贩,并开枪打死市民一人。 28日,台北市民示威游行,包围了专卖局,遭军警镇压,群众死伤各三人。这一事件激起全省人民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民众控制了台湾大部分地区。3月8日,国民党政府派大批军队进行血腥镇压,群众被害达三万人,到13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和支持。
    • 7.
      二六板释义:京剧西皮中的调名。又称二六。二六为十二之意。因开口以前,胡琴过门共有十二板,故名。原出于昆曲《水仙子》、《刮地风》,多表现愤怒怨望急切之情。如《捉放曹》陈宫 的“你那里休道我言多语诈”一段即是。
    • 8.
      五四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五千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北洋政府准备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示威的学生遭到镇压,全国学生纷起声援。6月3日,北洋政府又大批逮捕学生,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工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全国各重要城市也纷纷罢市,形成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释放了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运动取得了胜利。这次运动促进
    • 9.
      人怨天怒释义: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 10.
      他妈的释义:詈词。表示怨恨、愤怒等情绪。
    • 11.
      他妈释义:詈词。用于句中。表示怨恨、愤怒等情绪。
    • 12.
      令人发指释义: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 13.
      令人发竖释义:发竖: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 14.
      令人扼腕释义:令人:使人。扼腕: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虑、愤怒、激动等心理活动。令人扼腕:使?人感到惋惜。
    • 15.
      令人齿寒释义:字面理解是让人冷得发抖,意思说让人失望到极点,愤怒到极点以至于牙齿都感觉寒冷。
    • 16.
      众怒难任释义:指众人的愤怒难以抵当。
    • 17.
      众怒难犯释义: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 18.
      众怒释义:众人的愤怒:众怒难犯。 激起众怒。
    • 19.
      众怒如水火释义:众人的愤怒如同水火一样无情,很可怕。形容百姓的意愿不可冒犯。
    • 20.
      倍感交加释义:交加:聚集。 形容悲痛和愤怒交织在一起。

愤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幺娘释义:⒈詈语。表示怨恨、愤怒等感情。么,这么。元 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到来日 云阳 闹市中,杀么娘七代先灵!”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驴上碎分张,浑身的害么娘椀大血疔疮。”⒉语气词。犹吧。《全元散曲·步步娇》:“独宿鸳幃甚情况,疾睡来么娘!百忙里铰甚么鞋儿样。”
    • 2.
      万目睚眦释义:睚:眼角;眦:眼框;睚眦:瞪眼睛。众人瞪目表示愤怒。
    • 3.
      不平释义:⒈不公平:看见了不平的事,他都想管。⒉不公平的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⒊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愤愤不平。⒋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消除心中的不平。
    • 4.
      义愤释义: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满腔义愤。义愤填膺。
    • 5.
      乾菜释义:蔬菜的干制品。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蔓菁》:“拟作乾菜及酿菹者,割讫,则寻手择治而辫之,勿待痿。”王西彦《一个小人物的愤怒》:“马希贤 先生推出那一小碗女人给他特备的干菜炒肉丁,他把它分发给孩子们。”
    • 6.
      二二八武装起义释义:1947年2月27日,国民党台湾专卖局武装缉私员在台北抢劫、殴打小贩,并开枪打死市民一人。 28日,台北市民示威游行,包围了专卖局,遭军警镇压,群众死伤各三人。这一事件激起全省人民的愤怒,爆发了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民众控制了台湾大部分地区。3月8日,国民党政府派大批军队进行血腥镇压,群众被害达三万人,到13日起义失败。这次起义得到全国人民的声援和支持。
    • 7.
      二六板释义:京剧西皮中的调名。又称二六。二六为十二之意。因开口以前,胡琴过门共有十二板,故名。原出于昆曲《水仙子》、《刮地风》,多表现愤怒怨望急切之情。如《捉放曹》陈宫 的“你那里休道我言多语诈”一段即是。
    • 8.
      五四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五千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北洋政府准备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示威的学生遭到镇压,全国学生纷起声援。6月3日,北洋政府又大批逮捕学生,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工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罢工和游行示威,全国各重要城市也纷纷罢市,形成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释放了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运动取得了胜利。这次运动促进
    • 9.
      人怨天怒释义: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 10.
      他妈的释义:詈词。表示怨恨、愤怒等情绪。
    • 11.
      他妈释义:詈词。用于句中。表示怨恨、愤怒等情绪。
    • 12.
      令人发指释义: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 13.
      令人发竖释义:发竖: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
    • 14.
      令人扼腕释义:令人:使人。扼腕: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虑、愤怒、激动等心理活动。令人扼腕:使?人感到惋惜。
    • 15.
      令人齿寒释义:字面理解是让人冷得发抖,意思说让人失望到极点,愤怒到极点以至于牙齿都感觉寒冷。
    • 16.
      众怒难任释义:指众人的愤怒难以抵当。
    • 17.
      众怒难犯释义: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 18.
      众怒释义:众人的愤怒:众怒难犯。 激起众怒。
    • 19.
      众怒如水火释义:众人的愤怒如同水火一样无情,很可怕。形容百姓的意愿不可冒犯。
    • 20.
      倍感交加释义:交加:聚集。 形容悲痛和愤怒交织在一起。

愤怒造句

1.还有些人用冷嘲热讽或一言不发来表达愤怒

2.除了愤怒的老记,这则报道也让产煤大市孝义不胜其烦。

3.如果你倚财仗势欺负人,惹起众人愤怒,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4.然后,从否认进入愤怒,你会因这事感到怒不可遏。

5.面对惨绝人寰的暴行,他投袂而起,愤怒揭露了法西斯的豺狼本性。

6.他旁若无人地大声打电话,全不顾周围愤怒的目光。

7.他又开始河东狮吼了,那声音仿佛能振塌整个楼层一样,只见他眼睛里迸发出愤怒的光芒。

8.老百姓控诉了敌人的滔天罪行,战士们个个都无比愤怒

9.可以想见已经被诸多限制裹足不前的私营部门的愤怒

10.人生就像愤怒的小鸟,当你失败时,总有几只猪在笑。

11.人生就像一座火山,当你生气和愤怒时它会爆发,当你高兴和欢乐时它会喷出地下泉,浇灌脚下的花花草草。

12.他听了,立刻瞪起了眼,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愤怒地盯着我。

13.天空乌云愤怒的在翻滚。

14.愤怒的大风吹动着娇小的小草。

15.黑暗的夜里,烟愤怒的冒了出来。

16.海水愤怒的把船掀翻了。

17.愤怒的巨浪打来,把人们淹没了。

18.愤怒的雨连续不断的一直哭了五天五夜。

19.排解愤怒情绪,以免失态和后悔;作必要的妥协和让步,以免小题大做;离开刺激源,避免刺激加剧。

20.愤怒是猛兽,愤怒是恶魔,愤怒是炽热的火焰。

愤怒(fenn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愤怒是什么意思 愤怒读音 怎么读 愤怒,拼音是fèn nù,愤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愤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