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惕厉 惕厉的意思

惕厉

简体惕厉
繁体惕厲
拼音tì lì
注音ㄊㄧˋ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ì,(1) 戒惧,小心谨慎。【组词】:警惕。惕惧。惕惕。惕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2) 疾速。【例句】:“一日惕,一日留”。

lì,(1) 严格。【例句】:厉禁(➊列队警戒;➋严厉的禁令)。厉行(xíng )节约。(2) 严肃。【组词】:严厉。声色俱厉。(3) 凶猛。【组词】: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4) 磨,使锋利。【组词】:厉兵秣马。再接再厉。(5) 古同“疠”、“癞”,恶疮。(6) 姓。

基本含义

谨慎警觉,严肃认真

惕厉的意思

惕厉 [tì lì]

1. 警惕,戒惧。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易·乾》
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后汉书·马皇后纪》

[be on guard against; be vigilant;]

惕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惕励”。警惕谨慎;警惕激励。

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任贤惕厉,宵衣旰食,詎追三五之遐轨,庶绍祖宗之鸿绪。”
宋 王禹偁 《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公谨俭惕厉,卒以无咎。”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邇年以来,邦家多故,庙乏善策,外有强邻,正君子惕励之时。”
清 魏源 《<简学斋诗集>序》:“乃今读其诗,清深肃括之际,常有忧勤惕厉之思。”


国语词典

惕厉 [tì lì]

⒈ 因心存恐惧危难而警惕,指君子的修身自省。

《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惕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宵衣旰食释义: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旧唐书·刘传》:“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宵:夜晚。旰(gàn):晚。
    • 2.
      忧勤惕厉释义:忧勤:忧愁劳苦。惕厉:警惕谨慎;警惕激励。
    • 3.
      惕励释义:同“惕厉”。
    • 4.
      惕厉释义:警惕;戒惧:日夜惕厉。 也作惕励。
    • 5.
      贞厉释义:谓守持正道,惕厉戒惧,不失常节。
    • 6.
      降损释义:⒈谓谦恭自下。《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⒉减少;降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下车七乘”晋 杜预 注:“齐 旧依上公礼九乘,又有甲兵,今皆降损。”《三国志·吴志·张温传》:“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

惕厉(ti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惕厉是什么意思 惕厉读音 怎么读 惕厉,拼音是tì lì,惕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惕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