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覆议 覆议的意思

覆议

简体覆议
繁体覆議
拼音fù yì
注音ㄈㄨˋ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ù,(1) 遮盖,蒙。【组词】:覆盖。覆溺。覆蔽。覆被(遮盖,喻恩荫)。覆庇。(2) 翻,倾倒,败,灭。【组词】:覆舟。颠覆。覆灭。覆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覆没(mò)。覆水难收。覆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3) 同“复”

yì,(1) 意见,言论。【组词】:议论。提议。建议。(2) 讨论,商量。【组词】: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组词】:非议。恐招物议。(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组词】:奏议。驳议。

基本含义

指改变原定的决策或议论,重新进行讨论或审议。

覆议的意思

覆议 [fù yì]

1. 再次审议。


覆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榷释义:⒈设关卡征税。明 徐渭《蜀汉关侯祠记》:“君至,则一省关榷,令货趋集,便卒需。”清 张际亮《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内府诸郎领关榷,明珠带履翠为衣。”⒉指海关。清 林则徐《覆议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准令诸夷互市,原係推恩外服,普示怀柔,并非内地赖其食用之资,更非关榷利其抽分之税。”清 马建忠《巴黎复友人书》:“五曰商务,论 法国 商政之因革与关榷之税制。”
    • 2.
      游幕释义:⒈旧称离乡作幕宾、幕友。宋 周密《齐东野语·出师旗折》:“大帅之旗适为风所折,识者骇之,而一时游幕之宾反傅会为吉讖。”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苏州 谢沧湄 老于游幕,为 淮 关榷使 年希尧 之上客。”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他是 浙江 人,游幕到 广州;他的生平,我们不甚知道。”⒉旧指出外作幕僚。清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祖讳 錡,考讳 滨,叔父 鸿,皆以贫游幕四方。”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裕州刀匪》:“靖江 汪静轩,随父游幕 洛阳。”清 林则徐《覆议陈文翥条陈吏治积习摺》:“缘从前游幕
    • 3.
      纠拾释义:揭发检举。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大计纠内阁》:“六年京官大计,吏部都察院主之。及事毕,纠拾大僚,属科道为政,而阁臣票拟去留,或下部院覆议罪状当否,以听上裁。”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台省·科道互纠》:“萼 又以 成化 三年八月宪纲载其事,上以 萼 言为然,命吏部勒科道互相纠拾。”
    • 4.
      边约释义:有关边界双方的条约或协议。明 卢象昇《覆议卜夷市马护塘疏》:“该镇所据边约,无非 哈 马源来,护哨无虞,秋防事毕,程其所效之劳,始有此赏。”
    • 5.
      酌中释义:折中;适中。《新唐书·长孙无忌传赞》:“严严 申公,功名始终。文皇 题品,信谓酌中。”明 冯梦龙《智囊补·上智·严求》:“然羣校多从禽,聚饮近野,或搔扰民庶。上欲纠之以法,而方藉其材力,思得酌中之计,问於 严求。”清 林则徐《覆议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惟茶叶歷年所销,自三十餘万担至五十餘万担不等,现在议立公所,酌中定制,不许各夷逾额多运,即为箝制之方。”

覆议(fu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覆议是什么意思 覆议读音 怎么读 覆议,拼音是fù yì,覆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覆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