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鄙食 鄙食的意思
shí

鄙食

简体鄙食
繁体
拼音bǐ shí
注音ㄅㄧˇ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ǐ,(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例句】: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组词】:边鄙。(3) 粗俗。【组词】: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组词】:鄙视。鄙夷。鄙弃。鄙薄。(5) 品质低劣。【组词】:卑鄙。(6) 谦辞,用于自称。【组词】:鄙人。鄙老。鄙见。(7) 吝啬。【组词】: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shí sì yì,(1) 吃。【组词】:食肉。食欲。(2) 吃的东西。【组词】: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3) 俸禄。【例句】:“君子谋道不谋食”。(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组词】:日食。月食。 ◎ 拿东西给人吃。【例句】:食母(乳母)。 ◎ 用于人名。【例句】: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基本含义

鄙视、厌恶

鄙食的意思

鄙食 [bǐ shí]

1. 周制,王城郊外四鄙之地,十里设“庐”,供行人饮食,称“鄙食”。

鄙食 引证解释

⒈ 周 制,王城郊外四鄙之地,十里设“庐”,供行人饮食,称“鄙食”。

《国语·周语中》:“立鄙食以守路。”
韦昭 注:“鄙,四鄙也。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也。”


鄙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傲兀释义:犹傲岸。 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以傲兀无检者为大度,以惜护节操者为涩少。”唐 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傲兀坐试席,深丛见孤羆。”清 赵翼《连日无蔬菜至平戛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诗:“平生负傲兀,恃有藜莧腹,咬得菜根断,颇以鄙食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雪芹 至中年,乃至贫居西郊,啜饘粥,但犹傲兀,时復纵酒赋诗,而作《石头记》盖亦此际。”
    • 2.
      周制释义:周 代的制度。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 曰:‘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 周 制也。’”《国语·周语中》:“周 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晋 陆机《五等论》:“借使 秦 人因循 周 制,虽则无道,有与共弊,覆灭之祸,岂在曩日?”
    • 3.
      蟼蟇释义:蛤蟆。 宋 傅肱《蟹谱·孝报》:“初,杭 俗嗜蟼蟇而鄙食蟹。时有农夫 田彦升 者……其母嗜蟹,彦升 虑其邻比闚笑,常远市之於 苏 湖 间,熟之,以布囊负归。”
    • 4.
      鄙食释义:周 制,王城郊外四鄙之地,十里设“庐”,供行人饮食,称“鄙食”。

鄙食(b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鄙食是什么意思 鄙食读音 怎么读 鄙食,拼音是bǐ shí,鄙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鄙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