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典图 典图的意思
diǎn

典图

简体典图
繁体典圖
拼音diǎn tú
注音ㄉ一ㄢˇ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ǎn,(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6) 姓。

tú,(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组词】:图画。图案。图谱。图鉴。(2) 指地图。【例句】:《亚洲略图》。图穷匕见。(3) 画。【组词】:画影图形。(4) 计谋,计划。【例句】:宏图(亦作“弘图”、“鸿图”)。良图。(5) 谋取,希望得到。【组词】:图谋。图利。企图。妄图。励精图治。唯利是图。

基本含义

典型的图画或图表,指具有代表性的形象或图示。

典图的意思

典图 [diǎn tú]

1. 指礼制。

典图 引证解释

⒈ 指礼制。

《国语·周语下》:“若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刑法,而观其废兴者,皆可知也。”
韦昭 注:“典,礼也;图,象也。”


典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刀释义: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历代形制不一。《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元年》:“皇城 留守 郭皎 奏:‘诸司仪仗有锋刃者,请皆输军器使,遇立仗别给仪刀。’”胡三省 注:“仪刀,以木为之,以银装之,具刀之仪而已。”《清会典图·舆卫二·仪刀》:“仪刀,鍊铁,通长三尺七寸三分,刃长二尺四寸八分,木柄长一尺二寸五分,端繫緑緌,鞘长二尺七寸五分,通鞔緑沙鱼皮,銎及铅皆涂金,鏤花文,繫以黄鹿皮,悬於革带,带饰亦涂金。”
    • 2.
      扑刀释义:刀名。 通长一尺九寸五分,刃长一尺四寸。上广下狭,木柄缠革。参阅《清会典图录·武备图》。
    • 3.
      方繖释义:伞的一种,形方,故称。古代用作仪仗。宋 高承《事物纪原·旗旐采章·方伞》:“《宋朝会要》曰:‘古张帛避雨之制,今有方繖大繖。’则是繖之制,始於古张帛也。”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殿中省排列官一名,扇二,方繖一。”《清会典图录·舆卫·方伞》:“方繖,缎殊红紫二色,皆方五尺,不施绣纹,四角出铜龙首,垂五采流苏,直柄,顶及柄尺寸,俱如九龙曲盖之制。”
    • 4.
      瑞典释义:⒈瑞应的经典图书。⒉吉祥的典礼。
    • 5.
      芸香阁释义:秘书省的别称。因秘书省司典图籍,故亦以指省中藏书、校书处。

典图(dian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典图是什么意思 典图读音 怎么读 典图,拼音是diǎn tú,典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典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