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逸 [bēn yì]
1. 奔逃。
英[flee; run away;]
奔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奔軼”。
⒉ 快跑,迅速前进。
引唐 柳宗元 《曹溪大鉴禅师碑》:“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軼,乃万其趣。”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所授有物理、化学、解剖、组织、独乙种种学,皆奔逸至迅,莫暇应接。”
⒊ 谓奔向,直向。参见“奔逸絶尘”。
引章炳麟 《訄书·尊史》:“独《世本》有《作篇》,所道者不封于 姬氏,奔軼泰古,上穷无始矣。”
⒋ 奔放,纵逸。
引晋 傅玄 《七谟序》:“若《七依》之卓轢一致,《七辨》之缠緜精巧,《七啟》之奔逸壮丽,《七释》之精密闲理,亦近代之所希也。”
明 李贽 《答周友山》:“独余不知何説,专以良友为生……明知不可必得,而神思奔逸,不可得而制也。”
国语词典
奔逸 [bēn yì]
⒈ 疾驰。也作「奔放」。
引《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奔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奔逸絶尘释义:形容跑得极快,迅速前进。绝尘,脚不沾尘土。《庄子·田子方》:“颜淵 問於 仲尼 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絶塵,而 回 瞠若乎後矣。’”成玄英 疏:“奔逸絶塵,急走也。”亦作“奔軼絶塵”。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但是我国历史,现代环境,督促吾人,不得不有奔轶绝尘的猛进。”宋云彬《因纪念鲁迅而想到章太炎》:“章太炎 却‘自崖而返’,退居于宁静的学者,鲁迅 则奔轶绝尘,‘自此远矣’。”
- 2.
奔轶絶尘释义:见“奔逸絶塵”。
- 3.
絶尘释义:⒈脚不沾尘土。 形容奔驰神速。⒉超脱尘俗。⒊犹绝迹不见踪迹。⒋良马名。详细解释。⒌脚不沾尘土。形容奔驰神速。《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絶尘,而 回 瞠若乎后矣。”成玄英 疏:“奔逸絶尘,急走也。”明 杨慎《升庵诗话·评李杜》:“徐仲车 云:‘太白 之诗,神鹰瞥汉;少陵 之诗,骏马絶尘。’”清 刘大櫆《<郭昆甫时文>序》:“天驥絶尘而奔,尾以蹇驴,不知其能同至焉否邪?”周立波《李大贵观礼》:“新的 中国 诞生了,而且开始了绝尘的奔驰。”⒍超脱尘俗。《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盖録其絶尘不反,同夫
- 4.
奔逸绝尘释义: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5.
奔轶释义:见“奔逸”。
- 6.
意志消沉释义:一种常见于神经官能症,这类病人往往由于神经系统机能的脆弱,以及心情焦躁、情感脆弱,缺乏坚持性,特别不能忍受委屈和挫折,容易灰心丧气。 所以,这种病人往往不能够把行动坚持到底,直至达到既定的目的。另一类常见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这种病人由于注意力涣散、思想奔逸和随境转移,在行动过程中易受那些无关的意向和欲望的影响,也容易为某些次要的、无关的因素所转移。因此,这些病人的行为总是有始无终、朝三暮四。
- 7.
打毬释义:⒈我国古代军中用以练武的一种马上打球游戏。亦有徒步打球的。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打毬》:“开元、天宝 中,玄宗 数御楼观打毬为事。能者左縈右拂,盘旋宛转,殊可观。然马或奔逸,时致伤毙。”《宋史·礼志二四》:“打毬,本军中戏,太宗 令有司详定其仪。三月,会踘 大明殿,有司除地,竖木东西为毬门……左右分朋主之,以承旨二人守门。”⒉即蹴鞠。古代的一种踢球游戏。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打毬、鞦韆、施鉤之戏。”前蜀 花蕊夫人《宫词》之一四六:“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毬。”元 石德玉《紫云庭》第三折:“
- 8.
瞠乎其后释义:在后面干瞪眼。形容差距大,赶不上别人。《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颜回)瞠若乎后矣。”
- 9.
逸虬释义:⒈见“逸虬”。 ⒉亦作“逸虯”。奔逸的虬龙。
- 10.
马牛其风释义: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11.
马牛风释义:⒈马牛奔逸。语出《书·费誓》:“马牛其风。”蔡沉 集传:“马牛风逸。”宋 苏辙《汝南示三子》诗:“饮食粗便鱼稻足,音尘不隔马牛风。”明 孙仁孺《东郭记·战必胜》:“齐 人煞诞,马牛风不及边关,无端侵越我江山。”清 周亮工《送季介庵吕素岩北还》诗:“雪里难寻鸿雁跡,尘中谁辨马牛风。”⒉无关系,不相干。宋 杨万里《谢张子仪尚书寄天雄附子百果十包》诗:“今古交情市道同,转头立地马牛风。”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三折:“色缘有深意,谁谓马牛风?”清 王韬《臆谭·简辅》:“今相臣之去就废置,若无预乎草野之休戚,并不繫
- 12.
鼓颡释义:鼓框架。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卷三:“ 始兴郡 山阳县 有豫章木,本径可二丈,名为圣木。 秦 时伐此木为鼓顙。鼓顙成,忽自奔逸,北至 山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