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合律 合律的意思

合律

简体合律
繁体
拼音hé lǜ
注音ㄏㄜˊ ㄌ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gě,(1) 闭,对拢。【组词】: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2) 聚集。【组词】:合力。合办。合股。合资。(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组词】:合格。合法。情投意合。(4) 应该。【组词】: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5) 总共,全。【组词】:合家欢乐。(6) 计,折算。【组词】:合多少钱。(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lǜ,(1) 法则,规章。【组词】: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2) 约束。【组词】:律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组词】: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组词】:律诗。(5) 姓。

基本含义

指音乐和谐美妙,音律合适。

合律的意思

合律 [hé lǜ]

1. 符合格律。

合律 引证解释

⒈ 符合格律。

宋 张炎 《词源·杂论》:“词之作必须合律,然律非易学,得之指授方可。”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拗句难好》:“如‘云淡风轻近午天’,此等句法,自然容易见好,若变为‘风轻云淡近午天’……七字之中,未必言言合律。”


合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刌度释义:谓使乐曲处处中节合律。语本《汉书·元帝纪赞》:“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朱祖谋《望江南》词:“翻谱《竹枝》归刌度,重雕《菉斐》费爬梳。”参见“分刌”。
    • 2.
      响泉释义:古琴名。唐 李绰《尚书故实》:“李汧公 取桐孙之精者,杂缀为之,谓之百纳琴,用蜗壳为徽,其间三面尤絶异。通谓之响泉、韵磬,絃一上可十年不断。”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李汧公 镇 宣武,好琴、书。自造琴,取新旧桐材扣之,合律者裁而胶缀。所蓄二琴殊絶,其名‘响泉’、‘韵磬’者也。”宋 苏轼《破琴》诗叙:“度数形名本偶然,破琴今有十三絃。此生若遇 邢和璞,方信 秦 筝是响泉。”
    • 3.
      喑呜释义:⒈悲咽。 《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建元年》:“寧伏欧刀以示远近!喑呜自杀,是非孰辨邪!”胡三省 注:“《类篇》曰:‘啼泣无声谓之喑,叹伤谓之呜。’”⒉吹奏乐器而不成曲调。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某之文如稚子吹塤,终日喑呜而不合律吕。”⒊小怒。《文选·左思<吴都赋>》:“睚眦则挺剑,喑呜则弯弓。”李周翰 注:“喑呜,含怒未发。言如此小怒,则拔剑弯弓,言勇狭也。”⒋怒喝。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呜则山岳崩頽,叱咤则风云变色。”明 唐顺之《西峪山草堂记》:“而 殽 函 又 秦 汉 以来百战故处
    • 4.
      拗句释义:⒈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 出现拗句,一般应采取补救的办法,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如“红颜弃轩冕”,第三字按格律应该平声而用了仄声,就把第四字应仄而改用平。又如“雨中草色緑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上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了仄,就把下句第五字该仄改为平。拗句经过拗救,就算合律。否则,会出现犯孤平、失黏等毛病。做格律诗旧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只是一般的说法。因为在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平仄,有的是不能轻易更动的。⒉见“拗句格”。
    • 5.
      转絃释义:转动弦轴。《宋史·乐志七》:“三準各具十二律声,按絃附木而取。然须转絃合律所用之字,若不转絃,则误触散声,落别律矣。每一絃各具三十六声,皆自然也。分五、七、九絃琴,各述转絃合调图。”

合律(helv)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合律是什么意思 合律读音 怎么读 合律,拼音是hé lǜ,合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合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