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 [jiàng shuài]
1. 将领。“文将帅”之省称。
将帅 引证解释
⒈ 将领。
引《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汉 徐干 《中论·慎所从》:“若夫攻城必拔,野战必克,将帅之事也。”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之任为将帅,卒有急难而可施者谁也?”
⒉ “文将帅”之省称。 太平天囯 每省所设的行政官。
引太平天囯 洪秀全 《防守浦口诏》:“爰特詔弟统齐兵士,赶赴 天浦 省垣,协同将帅 黄连生 弟等实力镇守。”
国语词典
将帅 [jiàng shuài]
⒈ 统帅军队的司令官。
引《文选·班固·东都赋》:「勒三军,誓将帅。」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杜少卿道:『宰相须用读书人,将帅亦须用读书人。』」
将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将成功万骨枯释义: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 2.
不武释义:⒈不算勇武。 《左传·襄公十年》:“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⒉用作谦词,言无将帅之才。《晋书·庾翼传》:“臣虽不武,意略浅短,荷国重恩,志存立效。”《北齐书·神武纪上》:“吾虽不武,以死继之,何敢让焉。”⒊不逞勇武。《老子》:“善为士者不武。”王弼 注:“武,尚先陵人也。”
- 3.
专阃释义:专主京城以外的权事。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内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将军制之。’”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此郭门之閫也。门中橛曰閫。”后称将帅在外统军为“专閫”。
- 4.
主帅释义:最高将帅;主要将领。
- 5.
五威将军释义:即五威将帅。
- 6.
亲冒矢石释义: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同“亲当矢石”。
- 7.
亲当矢石释义: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 8.
亲推释义:帝王亲自为出征将帅推车的一种礼节。
- 9.
仗钺释义:手持黄钺,表示将帅的权威。 引申指统帅军队。
- 10.
佐幕释义:⒈指在将帅幕府中担任职务。 ⒉泛指作地方官的幕宾。
- 11.
儒将释义:文化修养好、有学者风度的将帅。
- 12.
入文出武释义: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13.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释义: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14.
兵勇将猛释义:士兵勇敢,将帅勇猛。 形容战斗力很强。
- 15.
兵将释义:⒈士卒的将帅。 《战国策·楚策四》:“李园 不治国,王之舅也。不为兵将,而阴养死士之日久矣。”宋 秦观《鲜于子骏行状》:“西方议用兵。公以兵将未择,关 陕 无年,未宜轻动。”⒉士卒与将帅。《后汉书·臧洪传》:“城中粮尽,外无援救……又杀其爱妾,以食兵将。兵将咸流涕,无能仰视。”
- 16.
兵帅释义:军队的将帅。
- 17.
兵疲意阻释义:士兵劳累懈怠,将帅情绪低落沮丧。
- 18.
兵秩释义:供官员役使的“事力”(仆役)和俸禄。《北齐书·王琳传》:“ 孝昭 赐 琳 璽书,令镇 寿阳 ,其部下将帅悉听以行,乃除 琳 驃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扬州 刺史,封 会稽郡公 ,又增兵秩,兼给鐃吹。”按,据《隋书·百官志中》, 北齐 规定各级官僚“各给事力”,“给事力”亦作“给兵”,专供本官役使;“秩”则指俸禄。是以知此谓升官加禄之事。
- 19.
养寇释义:谓姑息纵容盗寇。《新唐书·张伯仪传》:“博士 李吉甫 议,以中兴三十年而兵未戢者,将帅养寇藩身也。”《宋史·陈过庭传》:“睦 寇窃发,过庭 言:‘致寇者 蔡京,养寇者 王黻,窜二人,则寇自平。’”
- 20.
内郎释义:⒈泛称担任宫中护卫、侍从的近臣。⒉犹中郎。古代丞相、将帅的属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