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令望 令望的意思
lìngwàng

令望

简体令望
繁体
拼音lìng wàng
注音ㄌㄧㄥˋ ㄨ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wàng,(1) 看,往远处看。【组词】:望见。眺望。张望。望尘莫及(喻远远落后)。望风捕影。(2) 拜访。【组词】:看望。拜望。探望。(3) 希图,盼。【组词】:期望。欲望。喜出望外。(4) 人所敬仰的,有名的。【组词】:望族。名望。声望。威望。(5) 向,朝着。【组词】:望东走。(6) 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组词】:望日。(7) 埋怨,责备。【组词】:怨望。(8) 姓。

基本含义

指得到众人的敬仰和期望,具有崇高的声望。

令望的意思

令望 [lìng wàng]

1. 谓仪容善美,使人景仰。

2. 引申指美好的名声。

4. 指有美好名声的人。

令望 引证解释

⒈ 谓仪容善美,使人景仰。

《诗·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郑玄 笺:“人闻之则有善声誉,人望之则有善威仪。”

⒉ 引申指美好的名声。

《陈书·沉众传》:“高祖 大怒,以 众 素有令望,不欲显诛之。”
《新唐书·于志宁传》:“狎而近之,无益令望,有损盛德。”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元年》:“羡之 等以 宜都王 义隆 素有令望,又多符瑞,乃称皇太后令,数帝过恶,废为 营阳王,以 宜都王 纂承大统。”

⒊ 指有美好名声的人。

《周书·令狐整传》:“令狐延保 西州令望,方城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縶维。”
《隋书·苏夔传》:“四夷率服,观礼华夏,鸿臚之职,须归令望。”
宋 范仲淹 《淡交若水赋》:“士有远慕前修,聿希令望,每定交而不杂,必推义而为上。”


国语词典

令望 [lìng wàng]

⒈ 美好的声望。

《诗经·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新唐书·卷一〇四·于志宁传》:「狎而近之,无益令望,有损盛德。」

⒉ 有美好名声的人。

《周书·卷三六·令狐整传》:「令狐延保西州令望,方城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絷维。」


令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令望释义:⒈谓仪容善美,使人景仰。《诗·大雅·卷阿》:“顒顒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郑玄 笺:“人闻之则有善声誉,人望之则有善威仪。”⒉引申指美好的名声。《陈书·沉众传》:“高祖 大怒,以 众 素有令望,不欲显诛之。”《新唐书·于志宁传》:“狎而近之,无益令望,有损盛德。”《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元年》:“羡之 等以 宜都王 义隆 素有令望,又多符瑞,乃称皇太后令,数帝过恶,废为 营阳王,以 宜都王 纂承大统。”⒊指有美好名声的人。《周书·令狐整传》:“令狐延保 西州令望,方城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縶维。”《隋书
    • 2.
      令闻令望释义: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仿。
    • 3.
      华族释义:高门贵族。《晋书·外戚传·王遐》:“少以华族,仕至光禄勋。”唐 柳宗元《祭崔君敏文》:“公以令望,显于华族。”茅盾《子夜》十八:“她记得在家乡的时候,听说过一桩悲惨的故事:是和她家同样的‘阀阅华族’的一位青年小姐,因为‘不端’被禁锢起来,不许见人面!”
    • 4.
      同舍释义:⒈所弃相同。《韩非子·奸劫弑臣》:“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谓同舍。”⒉共居一舍。舍,馆舍或官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客游 梁。梁孝王 令与诸生同舍。”唐 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归来捧赠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宋 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治平 三年夏,得 洪君 於京师,始合同舍之士,听其琴于 相国寺 之 维摩院。”⒊住同一馆舍的人。《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⒋指同僚。唐 杜甫《潭州送韦员外迢牧韶州》诗:“分符先令望,同
    • 5.
      希骥释义:谓仰慕才俊。《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君学成师范,縉绅归慕,仰高希驥,歷年滋多。”李贤 注:“《法言》曰:‘希驥之马,亦驥之乘;希 颜 之士,亦 颜 之徒。’希,慕也。”按,希,今本 汉 扬雄《法言·学行》作“睎”。南朝 梁 沉约《郊居赋》:“无希驥之秀质,乏如珪之令望。”宋 欧阳修《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仰高虽莫及,希驥岂非贤?”
    • 6.
      画诺释义:旧时主管官员在文书上签字,表示同意照办。 《后汉书·党锢传序》:“后 汝南 太守 宗资 任功曹 范滂,南阳 太守 成瑨 亦委功曹 岑晊,二郡又为謡曰:‘汝南 太守 范孟博,南阳 宗资 主画诺。南阳 太守 岑公孝,弘农 成瑨 但坐啸。’”王先谦 集解引 惠士奇 曰:“诺,犹今施行,谓之画诺。”《北史·令狐整传》:“刺史 魏 东阳王 元荣 辟 整 为主簿…… 荣 器 整 德望,尝谓僚属曰:‘令狐延保,西州令望,方成重器,岂州郡之职所可縶维?但一日千里,必基武步,寡人当委以庶务,画诺而已。’”宋 王应麟《困学纪

令望(lingw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令望是什么意思 令望读音 怎么读 令望,拼音是lìng wàng,令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令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