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酬答 酬答的意思
chóu

酬答

简体酬答
繁体
拼音chóu dá
注音ㄔㄡˊ ㄉ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óu,(1) 劝酒。【组词】:酬酢。(2) 用财物报答。【组词】:酬劳。酬谢。酬金。报酬。(3) 交际往来。【例句】:应(yìng )酬。酬对。酬和(hè)(用诗词应答)。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4) 实现愿望。【组词】:壮志未酬。

dá dā,(1) 回话,回复。【组词】:回答。对答。答辩。答复。答案。对答如流。(2)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组词】:报答。答报。(1) 义同(dá),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基本含义

回报、答谢

酬答的意思

酬答 [chóu dá]

1. 酬报;报答。

[ thank sb. with a gift; ]

2. 以言语、文字酬和作答。

[ respond with a poem or speech; ]

酬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酬荅”。亦作“醻答”。亦作“酧答”。

⒉ 应答。

汉 刘向 《上<子华子>序》:“子华子 之言,如持水纳石,不相醻答。”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邻里来问事者,填咽门户, 仲仙 一一与相酧答。”
茅盾 《色盲》:“他勉强镇定着,搜索出一些话来和眼前的女主人酬答。”

⒊ 酬谢;报答。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四折:“既当日你金银曾受来,我如今这酬答何推拒?”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酧答厚意一番。”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章:“结果为了自己的面子,同时为了酬答店伙的过份殷勤,仅仅选了两双乔其纱舞袜。”

⒋ 应酬交往。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调笑輙酬荅,嘲謔无慙沮。”
宋 叶适 《宿觉庵记》:“余亦在其下,苦疾痼,非人事酬答不妄出。”
清 刘大櫆 《舅氏杨君权厝志》:“舅氏性刚直,於寻常人未尝苟有所酬答。”


国语词典

酬答 [chóu dá]

⒈ 以财物或行动答谢。也作「酬报」、「酬谢」。

《三国演义·第九一回》:「年给衣粮,月赐廪禄,用兹酬答,以慰汝心。」

⒉ 以诗文相互应答。

《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几,不相酬答。」


酬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为情释义:⒈做情。 唐 杜甫《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诗:“哀年病秪瘦,长夏想为情。”王嗣奭 释:“为情,犹俗云做情。”⒉酬答,酬报。《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将来再为情罢。”《玉娇梨》第十三回:“舍亲无以为情,要做一架锦屏送他。”
    • 2.
      亢答释义:酬答;对答。
    • 3.
      你唱我和释义:⒈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和韵脚来写作诗词。⒉指用诗词相互酬答。⒊指双方意见相同,互相支持。
    • 4.
      侑酬释义:酬答;回敬。多用于酒宴。
    • 5.
      俚言释义:⒈方言俗语。 《新唐书·韦绶传》:“方太子幼,綬 数为俚言以悦太子。”《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口里説得都不知是那里的俚言市语……动不动把一个大指合那中指在人前搣一搣,口説:‘哟,我儿的哥呵!’”⒉谓不高雅的文辞,常用于自谦。唐 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缀此岂为训,俚言绍 庄屈。”明 沉鲸《双珠记·因诗赐配》:“缝衣偶尔伤时事,故繆赋俚言意有存。”
    • 6.
      倡和释义:⒈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礼记·乐记》:“倡和清浊。”孔颖达 疏:“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⒉指以诗词相酬答。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 陈后主 ﹞与倖臣各製歌词,极於轻荡,男女倡和,其音甚哀。”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全凭着花月为媒,共佳人倡和传杯。”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赵 以寒士,而留余仍住 王公 旧屋,供饔飱,彼此倡和。”⒊一人提出主张,他人附和,以相呼应。《左传·昭公十二年》:“外内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
    • 7.
      倡酬释义:亦作“倡酧”。 亦作“倡詶”。谓以诗词相酬答。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李虚己 侍郎字 公受,少从 江 南先达学作诗,后与 曾致尧 倡酬。”元 刘壎《隐居通义·邓月巢遗稿》:“予后公三十年而生,公不以辈行前予,雅相爱重,时与倡酬。”《玉娇梨》第十三回:“若有日与 白小姐 花前灯下次第倡酧,方是人生一快。”清 王鹏运《沁园春》词序:“今年 辛峯 来京度岁,倡詶之乐,雅擅一时。”
    • 8.
      典据释义:⒈掌管,占据。 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中》:“中郎将 张均 上书曰:‘张角 所以能兴兵作乱,万民乐附之者,原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子、兄弟、昬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搉财利,侵冤百姓。’”《后汉书·杨秉传》:“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⒉典实和根据。晋 范宁《春秋穀梁传序》:“释《穀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无可观,又引《左氏》、《公羊》以解此传,文义违反,斯害也已。”《旧唐书·王方庆传》:“每所酬答,咸有典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故其
    • 9.
      劘拂释义:⒈摩拂。语本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下靡兰蕙,上拂羽盖。”唐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依赋十四韵以献》:“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⒉规戒。
    • 10.
      厚报释义:⒈重重地酬答。《汉书·栾布传》:“於是尝有德,厚报之;有怨,必以法灭之。”唐 柳珵《上清传》:“竇 公下阶,大呼曰:‘树上君子,应是 陆贄 使来。能全老夫性命,敢不厚报。’”⒉优厚的酬劳。宋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妾有墓在正南所开池处,君戒役夫勿伤吾墓,当有厚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小弟当有厚报。”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登里可汗 助 唐 内战,有战胜的威名,得马市的厚报。”
    • 11.
      和答释义:⒈酬答别人的诗。⒉谓与声响应和。
    • 12.
      和酬释义:谓以诗作酬答他人。
    • 13.
      唱酬释义:以诗词互相唱和、互相酬答。
    • 14.
      奉酬释义:酬答。
    • 15.
      州端释义:即州别驾。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芟麦移民,可谓大议,一方安危,事繫於此。子夏 亲为州端,曾无同异;及闻 元嗣 之言,则懽笑酬答。阿意左右,何以事君!”胡三省 注:“州别驾居羣僚之右,故曰州端。”
    • 16.
      布奠释义:⒈古代大夫家祭时酬答宾客之礼。⒉谓陈列祭品。
    • 17.
      往句释义:指酬答的诗文。
    • 18.
      恩慈释义:⒈宠爱慈惠。 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与王僧辩书》:“被此恩慈,如何酬答。”唐 杜甫《夔州书怀四十韵》:“萍流仍汲引,樗散尚恩慈。”⒉指仁慈。冰心《<寄小读者>四版自序》:“这书中的对象,是我挚爱恩慈的母亲。”⒊指父母。唐 陈玄祐《离魂记》:“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向今五年,恩慈间隔。覆载之下,胡颜独存也。’”
    • 19.
      恬养释义:谓以恬静涵养性情。 语本《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郭象 注:“恬静而后知不荡,知不荡而性不失也。”唐 元稹 有《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因成十八韵见寄〉,乐天前篇到时,适会予亦宴 镜湖 南亭,因述目前所睹以成酬答,末章亦示暇诚则势使之然,亦欲粗为恬养之赠耳》诗。
    • 20.
      报享释义:谓上帝酬答祭享。

酬答(choud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酬答是什么意思 酬答读音 怎么读 酬答,拼音是chóu dá,酬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酬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