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节旄 节旄的意思
jiémáo

节旄

简体节旄
繁体節旄
拼音jié máo
注音ㄐㄧㄝˊ ㄇ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máo mào,(1) 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例句】:“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1) 古同“耄”,年老。

基本含义

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节旄的意思

节旄 [jié máo]

1. 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

节旄尽落。——《汉书·李广苏建传》

[tail of yak no tally issued by ancient Chinese rulers as identification;]

节旄 引证解释

⒈ 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

《汉书·苏武传》:“﹝ 苏武 ﹞杖 汉 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⒉ 指旌节。

唐 郑愔 《塞外》诗之二:“子卿 犹奉使,恒向节旄看。”
宋 司马光 《赐殿前都指挥使安武军节度使郝质不允诏》:“卿以沉勇冠军,忠厚许国,内典严卫,外秉节旄,夙夜之劳,简于朕志。”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奉勑王朝,会向 江 南仗节旄,文武听吾调,生杀凭吾造。”


国语词典

节旄 [jié máo]

⒈ 系于竿首的牦牛尾,为天子赐给使者的信物。

《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节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列城释义:⒈城邑;边塞城堡。《左传·僖公十五年》:“赂 秦伯 以 河 外列城五,东尽 虢略,南及 华山,内及 解梁城,既而不与。”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楚 盛 周 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於北方,以逼华夏。”《旧唐书·德宗纪下》:“吴少诚 非次擢用,授以节旄,秩居端揆之荣,任总列城之重。”⒉指城邑长官。宋 陆游《喜小儿辈到行在》诗:“传闻贼弃两京走,列城争为朝廷守。”
    • 2.
      节旌释义:犹节旄。
    • 3.
      节毛释义:犹节旄。
    • 4.
      节髦释义:犹节旄。
    • 5.
      马齿释义:⒈马的牙齿。《穀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 欲伐 虢。荀息 曰:‘君何不以 屈 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 虞 也?’…… 献公 亡 虢,五年而后举 虞。荀息 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⒉马的牙齿随年龄而添换,看马齿可知马的年龄,故常以为谦词,借指自己的年龄。北周 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犹怜马齿进,应念节旄稀。”清 姚鼐《毛俟园用仆<看桂>前字韵作诗见贻因复答之》诗:“君辈论文推马齿,世间相士贵鳶肩。”⒊即马齿苋。唐 杜甫《园官送菜》诗:“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宋 范成大《

节旄(jiem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节旄是什么意思 节旄读音 怎么读 节旄,拼音是jié máo,节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节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