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祀 [hé sì]
1. 合于一处祭祀。
合祀 引证解释
⒈ 合于一处祭祀。
引《通典·礼二》:“﹝ 汉平帝 立﹞ 莽 又颇改祭礼云:天地有别有合,其合者,孟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亲合祀天地於南郊。”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举 吴 中前贤暨自古名流之宦游流寓於斯土者,绘像合祀五百名贤祠。”
合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郎释义:药商所奉祀的神。名为刘守真,常与药王孙思邈合祀。
- 2.
合祧释义:合祀于祧庙。祧,祀远祖、始祖之庙。《旧唐书·礼仪志五》:“大历 十四年十月,代宗 神主将祔,礼仪使 颜真卿 以 元皇帝 代数已远,準礼合祧,请迁於西夹室。”
- 3.
大享释义:合祀先王的祭礼。《书·盘庚上》:“兹予大享於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孙星衍 疏:“大享,即《礼记》大饗也。”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皇祐 二年、嘉祐 七年秋季大享,皆以 大庆殿 为明堂。”
- 4.
大飨释义:⒈合祀先王的祭礼。 《礼记·礼器》:“大饗其王事与?”郑玄 注:“谓祫祭先王。”《荀子·礼论》:“大饗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杨倞 注:“大饗,祫祭先王也。”⒉遍祭五方天帝。《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大饗帝。”郑玄 注:“言大饗者,遍祭五帝也。《曲礼》曰‘大饗不问卜’,谓此也。”⒊谓天子宴饮诸侯来朝者。《周礼·春官·大司乐》:“大饗不入牲。”郑玄 注:“大饗,饗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大饗有四焉。”郑玄 注:“大饗,谓饗诸侯来朝者也。”⒋指上级以酒食慰劳下级。《后汉
- 5.
武庙释义:供奉关羽的庙,也指关羽、岳飞合祀的庙。
- 6.
祈年殿释义:殿名。在 北京 天坛 内圜丘北,明 永乐 时建,初名“大祀”,为旧日合祀天地之所。嘉靖 间改名“大享”,专以祈谷,又名“祈穀坛”。雍正 时,以名实不符,始改此称,每年正月上辛日致祭。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己丑八月祈年殿灾》:“京师 天坛,在 正阳门 外之左隅……北门外为 祈年殿,殿在坛上,其制俱圆,坛南嚮三成,面甃金甎,围以石栏,殿高九丈九尺,共八十一楹,上安金顶,瓦均蓝色琉璃,每岁上辛,皇上祀天祈穀之所也。”
- 7.
祠堂柏森释义:“成都十景”之一,形容的是武侯祠的文化景观。入选理由:明明是汉昭烈庙,百姓偏要称它为武侯祠。一个君臣合祀的地方,违礼违规违制,但,不违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