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1) 鸟兽或昆虫叫。【组词】: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2)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组词】:鸣响。鸣奏。孤掌难鸣。(3)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组词】:鸣谢。鸣冤。百家争鸣。(4) 闻名,著称。【例句】:“以文鸣江东”。
kē,(1) 玉名。【组词】:鸣珂。珂雪(形容洁白如雪)。(2) 马笼头的装饰。【组词】:玉珂。珂月。
qǔ qū,(1) 弯转,与“直”相对。【组词】: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组词】: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3) 弯曲的地方。【组词】:河曲。(4) 偏僻的地方。【组词】:乡曲。(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组词】:酒曲。曲霉。(6) 姓。(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组词】:曲艺。曲话。(2) 歌的乐调。【例句】: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1. 亦作“鸣珂巷”。
⒈ 亦作“鸣珂巷”。 唐 代京都 长安 胡同名。为当时妓女聚居之所。后因以为冶游场所的代称。
引唐 白行简 《李娃传》:“尝游东市还,自 平康 东门入,将访友於西南。至 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闔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絶代未有。”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一折:“告辞了 鸣珂巷,待嫁那 韩辅臣。”
明 汤式 《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复有跨海征进之行故作此以书其怀》套曲:“丽春园 万马萧萧, 鸣珂巷 众口嗷嗷,将一座翫江楼等闲白占了。”
明 汤式 《谒金门·闻嘲》曲:“你 鸣珂巷 艳娃,我 梁园 内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