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宽恤 宽恤的意思
kuān

宽恤

简体宽恤
繁体寬恤
拼音kuān xù
注音ㄎㄨㄢ ㄒ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uān,(1) 横的距离大,范围广,与“窄”相对。【组词】:宽广。宽阔。宽绰。宽敞。宽度。宽旷。宽窄。(2) 使松缓。【组词】:宽心。宽衣。宽解。宽慰。(3) 不严厉,不苛求。【组词】:宽待。宽宏。宽厚。宽松。宽容。宽恕。宽仁。宽赦。(4) 富裕。【组词】:宽裕。(5) 姓。

xù,(1)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例句】:恤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恤。(2) 救济。【组词】:恤金。抚恤。(3) 忧虑。【例句】:恤恤(忧虑的样子)。

基本含义

宽恕和宽容。

宽恤的意思

宽恤 [kuān xù]

1. 见“宽恤”。

宽恤 引证解释

⒈ 见“宽恤”。亦作“宽卹”。宽大体恤。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既已决了,便送配所,更莫与问,其宽恤如此。”
宋 苏辙 《论京畿保甲冬教等事状》:“伏乞圣慈,深念根本之地,所宜宽卹,特与蠲免。”
《明史·循吏传·陈灌》:“灌 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


宽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保明释义:⒈使安宁而尊贵。《诗·周颂·访落》:“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郑玄 笺:“美矣,我君考 武王,能以此道尊安其身。”孔颖达 疏:“言尊安其身,则以保为安,明为尊……谓用此 文王 之道以定天下、居天子之位,是安而且尊也。”⒉谓负责向上申明。《三国志·魏志·鲜卑传》:“我夷狄虽不知礼义,兄弟子孙受天子印綬,牛马尚知美水草,况我有人心邪!将军当保明我於天子。”宋 岳飞《奏襄阳府路差补职官措置事宜状》:“州县官如能用心召集流亡,劝课农桑,怀柔百姓,宽恤刑禁,从本司保明申奏朝廷,优异推恩。”《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
    • 2.
      宽恤释义:⒈见“宽恤”。⒉亦作“宽卹”。宽大体恤。
    • 3.
      德音释义:⒈善言。《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尔同死。”郑玄 笺:“夫妇之言无相违者,则可与女长相与处至死。”后亦用以对别人言辞的敬称。《魏书·宗钦传》:“足下兼爱为心,每能存顾,养之以风味,惠之以德音。”唐 韩愈《高君画赞》:“遗书一张,德音不忘。”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倘能先赐德音,犹所说豫大庆。”⒉犹德言,指合乎仁德的言语、教令。《国语·楚语上》:“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⒊用以指帝王的诏书。至 唐 宋,诏敕之外,别有德音一体,用于施惠宽恤之事,犹言恩诏。汉 桓宽《盐铁论·诏圣》:“高皇帝 时
    • 4.
      驯致释义:亦作“驯至”。 逐渐达到;逐渐招致。《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唐 白居易《策项一》:“则大平之风,大同之俗,可从容而驯致矣。”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明史·兵志一》:“驯至末造,尺籍久虚,行伍衰耗。”《明史·李汝华传》:“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驯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訌。”郭沫若《青年哟人类的春天》:“青年人在这种管束之下,有的不自觉地便驯致颓唐。”沙汀《困兽记》五:“然而,虽然知道她对于离婚冷淡,而且,

宽恤(kuanx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宽恤是什么意思 宽恤读音 怎么读 宽恤,拼音是kuān xù,宽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宽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