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除 [qiān chú]
1. 谓官职之升迁除授。
迁除 引证解释
⒈ 谓官职之升迁除授。
引《晋书·文苑传·王沉》:“高会曲宴,惟言迁除消息,官无大小,问是谁力。”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烧尾》:“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饌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
《明史·程启充传》:“邇臣贪浊,频有迁除;边帅僨师,不闻谴斥。”
易宗夔 《新世说·简傲》:“吾与廉吏同列白简,荣於迁除矣。”
国语词典
迁除 [qiān chú]
⒈ 官吏的升迁与除授。
引《晋书·卷九二·文苑传·王沈传》:「高会曲宴,惟言迁除消息,官无大小,问是谁力。」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余将校之迁除者凡数十人,有自行间擢为主军厢者,仍释放赵晁囚系。」
迁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兼夕释义:犹连夜,当夜。 宋 岳珂《桯史·郑少融迁除》:“既而 少融 益亹亹论事,敢於劘上,上亦忻然纳之,无忤。八年,遂兼夕拜东宫春坊。”
- 2.
劘上释义:规劝君上。 谓直言诤谏。《汉书·贾邹枚路传赞》:“贾山 自下劘上,邹阳、枚乘 游於危国,然卒免刑戮者,以其言正也。”宋 岳珂《桯史·郑少融迁除》:“既而 少融 益舋舋论事,敢於劘上,上亦欣然纳之。”《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三年》:“光 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
- 3.
待选释义:等待铨选。《新唐书·选举志下》:“故士人二年居官,十年待选,而考限迁除之法寖坏。”明 刘基《<吕周臣诗集>序》:“吕 君 周臣 由吏员累月日至九品,家居待选。”
- 4.
待除释义:谓官吏等候调任新职。 《汉书·王莽传中》:“诸 刘 为诸侯者,以户多少就五等之差;其为吏者皆罢,待除於家。”颜师古 注:“罢黜其职,各使退归,而言在家待迁除。”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下州县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钱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选、待除、守缺通之,盖六七年而后得三年之禄,计一月所得,乃实不能及三四千而已。”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仕进》:“称呼待差曰待除。”
- 5.
掣签释义:⒈见“掣籤”。⒉亦作“掣签”。抽签。削竹为签,配以标志或词语,抽取其中一根或若干根,用以决定先后次序或占吉凶。《元典章新集·户部·盐课》:“外江客旅拈卷掣籤,挨次过岸。”⒊特指 明 代后期沿袭至 清 的吏部选授迁除官吏的方法。《明史·孙丕扬传》:“﹝ 万历 ﹞二十二年拜吏部尚书。丕扬 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謁,乃创为掣籤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然銓政自是一大变矣。”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刺史新闻》:“有 云南 刘某 入京謁选……未一年,掣籤得县丞,
- 6.
柴市释义:⒈木柴交易处。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我那功名在翰林院出职,可则剗地着我在柴市里迁除。”⒉南宋 民族英雄 文天祥 就义处。其地当即今 北京市 宣武门 外 菜市口,菜市 为 柴市 音转;一说为 菜市口 以西的旧 柴炭市。清 黄遵宪《和平里行》:“公魂归天在 柴市,今日邻军犹设祭。”参阅 元 王恽《玉堂嘉话》卷五、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文丞相祠》、清 孙承泽《天府广记·庙记》。
- 7.
考限释义:考绩的程限。 《新唐书·选举志下》:“故士人二年居官,十年待选,而考限迁除之法寖坏。”宋 王禹偁《仲咸就加郡印因以四韵贺而勉之》:“唯是謫官无考限,比君知问几时还。”
- 8.
迁除释义:谓官职之升迁除授。
- 9.
遽即释义:立即。唐 李绰《尚书故实》:“有士子迫於寒馁,因请僧愿得舍利掌而观瞻,僧遂出瓶授与,遽即吞之。”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窃见比来州牧上佐,乃两畿县令,下车布政,有多者一二年,少者三五月,遽即迁除,不论课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