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古文字 古文字的意思
wén

古文字

简体古文字
繁体
拼音gǔ wén zì
注音ㄍㄨˇ ㄨㄣˊ ㄗ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ǔ,(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组词】: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2) 古体诗的简称。【例句】:五古(五言古诗)。七古(七言古诗)。(3) 姓。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zì,(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组词】: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3) 书法的作品。【组词】:字画。字幅。(4) 字的音。【组词】:字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6) 合同,契约。【组词】:字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组词】:待字闺中。(8) 生子,乳,爱。【例句】: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基本含义

指古代的文字或古老的文字。

古文字的意思

古文字 [gǔ wén zì]

1. 古代的文字。在中国则特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

[ancient writing;]


国语词典

古文字 [gǔ wén zì]

⒈ 古代的文字。特指秦以前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


古文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佉仓释义:佉卢 仓颉 的并称。二人均为古代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因用以借指古文字。
    • 2.
      凤篆释义:⒈道家所用的文字。 也称云篆、凤文。⒉引申为道家的经书。⒊对古文字的美称。
    • 3.
      印章学释义:考古学的一个部门。收集整理古代印章,考释印文,研究印章形制的变革。除与古文字学、篆刻学密切相关外,对研究古代文书制度、官制和地名的变迁,以及鉴别历史文件的真伪,都有一定的帮助。
    • 4.
      古学释义:研究古文经、古文字之学。汉 何休《<春秋公羊传>序》:“是以治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徐彦 疏:“《左氏》先著竹帛,故 汉 时谓之古学;《公羊》汉 世乃兴,故谓之今学。”汉 许冲《上<说文解字>书》:“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本从 逵 受古学。”段玉裁 注:“古学者,《古文尚书》、《诗毛氏》、《春秋左氏传》及《仓頡古文》、《史籀大篆》之学也。”《后汉书·郑玄传》:“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 之徒争论古今学,后 马融 答 北地 太守 刘瓌 及 玄 答 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明 杨慎《谭
    • 5.
      向壁虚造释义:也说向壁虚构。汉初有人从孔子旧宅的夹墙里发掘出一些用古文字写的典籍,当时人不相信,说是面向孔壁,凭空假造的。后用“向壁虚造”比喻不根据事实而凭空捏造。虚:凭空。造:捏造。
    • 6.
      大篆释义:⒈汉字字体之一。泛指秦代小篆以前的各种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等。⒉即“籀文”
    • 7.
      奇字释义:⒈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⒉泛指古文字。
    • 8.
      殳虫释义:秦 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泛指古文字。
    • 9.
      满文释义:满族使用过的拼音文字。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而成,称为无圈点满文。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令达海对此加以改进,通过在字母旁加圈或点,改变某些字母形体,增加新字母等,形成较完善的字母体系和拼写法,称为有圈点满文。辛亥革命后基本上不再使用。
    • 10.
      玄蚪释义:黑墨写的蝌蚪文,指 先秦 古文字。
    • 11.
      科斗文字释义:⒈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⒉魏晋以后亦以称篆文或异于通行隶书的其他古文字。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科斗文字说》。
    • 12.
      考释释义:考证并解释:古文字考释。
    • 13.
      虫文释义:即虫书。 古文字书体的一种。
    • 14.
      虫籀释义:泛指难以辨认的古文字。
    • 15.
      虫蚀鸟步释义:比喻古文字奇特的形状。
    • 16.
      蜗书释义:指古文字。因屈曲如蜗涎痕,故称。
    • 17.
      蝌斗鸟迹释义: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书法。
    • 18.
      蝌蚪书释义:古文字体的一种。 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
    • 19.
      螭文释义:指籀文之类古文字。蟠曲如螭形,故称。
    • 20.
      遗篆释义:指古文字或古籍。

古文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佉仓释义:佉卢 仓颉 的并称。二人均为古代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因用以借指古文字。
    • 2.
      凤篆释义:⒈道家所用的文字。 也称云篆、凤文。⒉引申为道家的经书。⒊对古文字的美称。
    • 3.
      印章学释义:考古学的一个部门。收集整理古代印章,考释印文,研究印章形制的变革。除与古文字学、篆刻学密切相关外,对研究古代文书制度、官制和地名的变迁,以及鉴别历史文件的真伪,都有一定的帮助。
    • 4.
      古学释义:研究古文经、古文字之学。汉 何休《<春秋公羊传>序》:“是以治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徐彦 疏:“《左氏》先著竹帛,故 汉 时谓之古学;《公羊》汉 世乃兴,故谓之今学。”汉 许冲《上<说文解字>书》:“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本从 逵 受古学。”段玉裁 注:“古学者,《古文尚书》、《诗毛氏》、《春秋左氏传》及《仓頡古文》、《史籀大篆》之学也。”《后汉书·郑玄传》:“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 之徒争论古今学,后 马融 答 北地 太守 刘瓌 及 玄 答 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明 杨慎《谭
    • 5.
      向壁虚造释义:也说向壁虚构。汉初有人从孔子旧宅的夹墙里发掘出一些用古文字写的典籍,当时人不相信,说是面向孔壁,凭空假造的。后用“向壁虚造”比喻不根据事实而凭空捏造。虚:凭空。造:捏造。
    • 6.
      大篆释义:⒈汉字字体之一。泛指秦代小篆以前的各种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等。⒉即“籀文”
    • 7.
      奇字释义:⒈汉王莽时六体书之一,大抵根据古文加以改变而成。⒉泛指古文字。
    • 8.
      殳虫释义:秦 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泛指古文字。
    • 9.
      满文释义:满族使用过的拼音文字。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而成,称为无圈点满文。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令达海对此加以改进,通过在字母旁加圈或点,改变某些字母形体,增加新字母等,形成较完善的字母体系和拼写法,称为有圈点满文。辛亥革命后基本上不再使用。
    • 10.
      玄蚪释义:黑墨写的蝌蚪文,指 先秦 古文字。
    • 11.
      科斗文字释义:⒈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⒉魏晋以后亦以称篆文或异于通行隶书的其他古文字。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科斗文字说》。
    • 12.
      考释释义:考证并解释:古文字考释。
    • 13.
      虫文释义:即虫书。 古文字书体的一种。
    • 14.
      虫籀释义:泛指难以辨认的古文字。
    • 15.
      虫蚀鸟步释义:比喻古文字奇特的形状。
    • 16.
      蜗书释义:指古文字。因屈曲如蜗涎痕,故称。
    • 17.
      蝌斗鸟迹释义: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书法。
    • 18.
      蝌蚪书释义:古文字体的一种。 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
    • 19.
      螭文释义:指籀文之类古文字。蟠曲如螭形,故称。
    • 20.
      遗篆释义:指古文字或古籍。

古文字造句

1.识认古文字,他老马识途,我则没啥经验。

2.他对古文字的研究有特殊的癖好。

3.这位教授学富五车,在古文字方面造诣很深。

4.在校庆科学报告会上,一年级的大学生作研究古文字的学术报告,这在复旦大学文科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古文字是什么意思 古文字读音 怎么读 古文字,拼音是gǔ wén zì,古文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古文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