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荆浩 荆浩的意思
jīnghào

荆浩

简体荆浩
繁体荊浩
拼音jīng hào
注音ㄐㄧㄥ ㄏ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g,(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组词】: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组词】:负荆请罪。(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组词】: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组词】:拙荆。山荆。荆妻。(5) 姓。

hào, ◎ 水大,引申为大和多。【组词】:浩大。浩繁。浩荡。浩瀚。浩劫。浩淼(亦作“浩渺”)。浩气(盛大刚直之气)。浩如烟海。

荆浩的意思

荆浩 [jīng hào]

1. 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唐末隐居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善画山水,曾说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当采二家之长以自成一体。将皴法与水晕墨章的画法推向成熟。著有《笔法记》。有《匡庐图》存世。


荆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要释义:古代画论所总结的绘画的六个要领。其说有二:(1)五代 荆浩《笔法记》:“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2)宋 刘道醇《圣朝名画评》:“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一也,格制俱老二也,变异合理三也,彩绘有泽四也,去来自然五也,师学捨短六也。”其说本 南朝 齐 谢赫 画家六法。参见“六法”
    • 2.
      关荆释义:五代 画家 关仝、荆浩 的并称。
    • 3.
      匡庐图释义:中国画。五代荆浩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全景山水,立式构图。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层峦错落,磴道沿悬崖盘旋而上。瀑布缕缕,扶摇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农屋。笔墨皴染兼备,滋润浑厚。
    • 4.
      无墨释义:⒈指气色不晦暗。 《左传·哀公十三年》:“司马寅 反,曰:‘肉食者无墨,今 吴王 有墨,国胜乎?太子死乎?’”杜预 注:“墨,气色下。”⒉指不得用墨之法。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荆浩》:“﹝ 荆浩 ﹞语人曰:‘吴道子 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 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
    • 5.
      荆关释义:⒈柴门。⒉荆门山。泛指险要之地。⒊五代画家荆浩、关仝师徒以擅画山水齐名,故并称“荆关”。

荆浩(jingh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荆浩是什么意思 荆浩读音 怎么读 荆浩,拼音是jīng hào,荆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荆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