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听声 听声的意思
tīngshēng

听声

简体听声
繁体聽聲
拼音tīng shēng
注音ㄊ一ㄥ ㄕ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īng,(1) 用耳朵接受声音。【组词】: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组词】:言听计从。(3) 任凭,随。【例句】:听任(rèn )。听凭。听之任之。(4) 治理;判断。【例句】:听讼(审理案件)。听政。(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例句】:一听可口可乐。

shēng,(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组词】:声音。声带。(2) 消息,音讯。【组词】:声息。不通声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组词】: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 名誉。【组词】:名声。(5) 音乐歌舞。【例句】: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基本含义

倾听声音、留心聆听。

听声的意思

听声 [tīng shēng]

1. 听察声音。

2. 医者听察病人的声息。

3. 古代相术的一种。

5. 探听消息。

听声 引证解释

⒈ 听察声音。

汉 马融 《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

⒉ 医者听察病人的声息。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越 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张守节 正义引《素问》:“好哭者肺病,好歌者脾病,好妄言者心病,好呻吟者肾病,好叫呼者肝病也。”

⒊ 古代相术的一种。

《太平广记》卷二二四引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复本》:“开成 中,有 龙復本 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

⒋ 探听消息。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八:“老初 的大嗓子叫道:‘报告团长,跟前有坏蛋听声。好抓不好抓?’”
刘绍棠 《两草一心》:“夜深沉,保卫人员昂首阔步,四下巡逻;管教人员蹑手蹑脚,悄悄蹲在窗根下,扯着耳朵听声。”


听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体察民情释义:了解民情:对“民情”的体察办法,就是要沉到基层去,深入群众生活中,与他们拉家常话,谈身边事,在交流中与群众建立感情,取得信任。 俗话说: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 2.
      声骨释义:谓听声揣骨的相术。
    • 3.
      家国释义:家与国。亦指国家。《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自是后,顷公 恐惧,不听声乐,不饮酒食肉,内爱百姓,问疾吊丧,外敬诸侯,从会与盟,卒终其身,家国安寧。”《魏书·司马昱传》:“超 父 愔 为 会稽 太守,超 假还东,昱 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十一月,广平王 俶、郭子仪 来自 东京,上劳 子仪 曰:‘吾之家国,由卿再造。’”明 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老师以家国之事託之於不肖也,天下亦莫不闻。
    • 4.
      毛病释义:⒈指器物发生的损伤或故障,也比喻工作上的失误:一听声音就知道这台机器有毛病。他做事容易出毛病。⒉缺点;坏习惯:这孩子上课时有做小动作的毛病。⒊病:孩子有毛病,不要让他受凉了。
    • 5.
      特书释义:特别书写;突出记述。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出:“青布帘大写着‘员梦如神’,纸招子特书个‘听声揣骨’。”明 刘基《春秋明经·齐侯袭莒》:“大国用兵以掩人之不备,《春秋》特书以著其罪也。”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四章:“由于 詹大悲 熟人多,各处奔走,加上第二天的《商务日报》大书而特书,这就不能不引起……那班 清 吏的注意。”参见“大书特书”。
    • 6.
      象简释义:即象笏。唐 康骈《剧谈录·龙待诏相笏》:“开成 中有 龙復本 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凡有象简竹笏,以手捻之,必知官禄年寿。”宋 文同《和张屯田雪中朝拜天庆观》:“遥望玉宸端象简,宛然身在 广寒宫。”《宋史·度宗纪》:“陈宜中 经筵进讲《春秋》终篇,赐象简、金御仙花带、鞍马。”《三国演义》第四回:“﹝阶下一大臣﹞挥手中象简,直击 董卓。”参见“象笏”。
    • 7.
      闻诊释义:中医学名词。 望、闻、问、切四诊之一。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言语、呼吸、咳嗽、呻吟等声音变化,后者凭嗅觉辨别病人的口气、体气和排泄物的气味。

听声(ting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听声是什么意思 听声读音 怎么读 听声,拼音是tīng shēng,听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听声造句子